1.选择题- (共3题)
缺乏监管,以及暴利的诱惑让利益熏心者们不惜一次次铤而走险,从未经校对、错误百出的书刊,到表面光鲜、内里污秽的黑心棉;从用词惊悚却文不对题的假新闻,到会致人死亡的假酒假药;从宜家的“奇侠抽屉柜”,到三星的“手机变手雷”……无一不是利益趋动下的产物。
A.tǐng jiào shuì sǒng | B.tǐng xiào huì shù |
C.tǐng xiào shuì shù | D.tǐng jiào huì song |
A.今天老师布置的任务是,请大家收集文字或图片,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
B.韩国总统朴槿惠因“萨德门”“亲信干政门”等事件遭遇到的政治风波冲击日本,引起了比较大的震荡。 |
C.在学校上课认真听讲,有疑难就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帮你耐心解答,让你豁然开朗。 |
D.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
A.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
B.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理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公众最广泛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
C.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区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
2.诗歌鉴赏- (共1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小题2】分析全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跪拜乡土
一位友人去台湾观光,在一间茶棚里闲聊时,竟遇到了一位同村乡亲。那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喜滋滋地问家乡情况,问他熟悉的亲人,问门前的清江水,一问一答,竟勾起了老人的思乡之情,萌发了回乡看看的念头,而且这愿望很强烈。临别时,还即兴赋诗一首:君自故乡来,无端惹乡愁。门前清江水,是否至今流?
老人故里,已没有了亲人,但逢此盛世,三通既畅,为何不回去看看?为了不负等待了60年的梦想,怎么也得回乡一趟。他当即向乡人许诺,适当时候,一定回乡来看看。
不到一年,这位滞留海外的游子,真的在儿子的陪同下,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家乡。
有乡亲问:父母不在了,又无亲人,回来看看,看什么呢。
老人说,一是回来看乡亲,乡亲就是我的父母,我的亲人。二是回来感恩,感恩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
是啊,老人是在这片土地上出生的,家园不在,这方热土还在,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正是这方热土,养育了先人,养育了自己。
老人说的,字字句句,沉甸甸的。这是他的胞衣地,这里有他父母的坟茔,虽然只是一堆黄土,却埋着父母的期盼,与自己血脉相系相连。这山水,这故地,这清
江,甚至父母栖身之所早已散去的炊烟,都与自己脉息相系,感情相通,让他魂梦相守。于是他对着这一方父母故地,对着这方魂牵梦绕的山水,这熟稔的土地,焚纸拈香,长恸而歌,长跪而拜。他跪拜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乡情,是对乡土的挚爱,是一份温馨的眷恋。
乡土乡情,总是难忘。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故乡的依赖,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乡土文化的潜质,是楔入故乡泥土深处的楔子,它成了维系乡情的脐带。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割舍不了的情怀,这种恋乡情结,与生命同在,终生守望。
跪拜故乡,就是跪拜土地。这土地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你可以远离,但不可以割舍。土地是母亲,是人民,是一切生灵的根基。我们跪拜是一种心接地气的活法,也是一种精神,一种坚守,一种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和对生命的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地,一个故乡,没有选择,这是你的命之根,生之源。它为我们承载很多,山水的仁慈,土地的博爱,谷物的恩泽,我们世世代代,都是以鞠躬的方式,贴近它,守候它,顶礼它,让我们总是心存敬畏,皈依在它脚下。
八旬老人,千里回乡,跪拜乡土,故乡在变,但那惦念和感恩之情是不变的,一如门前清江水,一直向东,日夜长流。正如老人“回乡有感”所吟:白发回乡一梦中,故园已非旧时容。只有门前清江水,涛声日夜水朝东。
【小题1】结合全文,请说说标题“跪拜乡土”的含义。【小题2】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划线词语所表达的感情。
老人说的,字字句句,沉甸甸的。
【小题3】如何理解文中的句子: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故乡的依赖,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乡土文化的潜质,是楔入故乡泥土深处的楔子,它成了维系乡情的脐带。
【小题4】文章开头、结尾都引用了诗句,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
4.对比阅读- (共1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②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1)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
(3)而求其所以没 所以:_____
(4)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北方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小题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5.名著阅读- (共1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读书无数的作家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写下了散文 __________ 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一个富有人情味鲁迅;__________ 写的《卖油翁》让我们懂得了熟能生巧、一技之长并不值得骄傲的道理7;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 _________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张中行在散文《叶圣地陶先生二三事》中有过回忆评价。
(2)名著阅读。
“言为心声”,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名著《骆驼祥子》中同一人物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请写出这人物的名字并结合名著谈谈你这样选择的依据。
“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③“你当我怕谁是怎么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对比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