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15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烂熳 (màn) 禁锢( gù ) 睥睨 (bì) 广袤无垠
B.诘问(jié)    锃亮(zèng) 稽首 (qǐ) 鹤立鸡群
C.眼翳 (yì) 椽子(chuán)    狼藉 (jí) 诚皇诚恐
D.胡髭(zī) 眷念(juàn) 哂笑 (sěn )   油光可鉴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正襟危坐,敬重有加。
B.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十四行诗中,进行
无限美妙的想象。
C.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
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风风雨雨,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
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B.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
发的。
D.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
4.
结合语境判断下列各句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①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
②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
③这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
④这时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
⑤这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
⑥ 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
⑦ 这路通向彻底的失败。
A.①②③⑦④⑥⑤B.①⑦④②③⑥⑤C.⑤①②③⑦④⑥D.⑤①⑦④②③⑥
5.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改句: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谁都会流泪。
B.原句:妈妈对我说::“你快去我办公室桌上拿一本书。”
改句:妈妈对我说,要我快去她办公室桌上拿一本书。
C.原句:努力学习不仅是为了考高分,更是为了求知明理。
改句:努力学习不仅是为了求知明理,更是为了考高分。
D.原句: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改句:我非常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下面小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 ① 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②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③.邑,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
【小题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以花开一年比衬,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B.颔联写诗人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括个人的前途。
C.颈联具体写诗人的思想矛盾,诗人既想辞官归隐又觉自己未尽职责,初境进退两难。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李儋的问候和对他来访的感激。
【小题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回忆与老朋友的交往开头。
B.本诗披露了一个清正廉洁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概况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
情。
C.韦诗多以描写山水见长,但也不乏忧念国家、关怀民苦的诗作,此诗就是例证。
D.这首诗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苦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鲁人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 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勇力/事鲁庄公B.桓公/左右莫敢动
C.子/将何欲D.夫/贪小利以自快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事(______________) (2)倍(_______________)  (3)亡(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下列句子。
(1)子将何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文,完成完成第下面小题。
最佳用脑时间
①最佳用脑时间,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的时刻。在这时间里,大脑接受信息、整理信息、贮存信息以及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都高。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学习和创造,取得的效果会比平时更好。
②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一天里早晨的阳光最好。但是,实际上,“最佳用脑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一到了夜间,脑细胞就处于兴奋状态,思维十分活跃,精力高度集中,工作效率极高。大多数作家都习惯于夜间挥笔。鲁迅先生白天会客、看报纸,到了晚上就开始写作,常常写到第二天的一两点钟。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习惯通宵写作。巴尔扎克更则更独特,他吃完晚饭就睡觉,而在午夜起床开始创作。许多人的美妙作品往往都是夜间的产物,有的作家甚至将书的名字取为《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山夜话》等等。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他们的大脑在清晨和白天的思维效率较高,比如诗人艾青就喜欢在清晨写诗,作家姚雪垠和数学家陈景润习惯在凌晨三点起床投入工作。
③总之,不同的人,大脑活动的特点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在一天里的思维效果也是不同的。
④就记忆来说,清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效率比较好。因为在清晨,大脑里没有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在晚上记的东西比较牢固,因为它不再受新学习的材料干扰了。因此,选择清晨和晚上的时间去读书、背诗、记单词是比较适宜的。
⑤我们懂得了自己大脑的活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去更好地学习和创造,以求在单位时间内作出较好的成果。
⑥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不适于长期的夜间用脑,但偶尔在情绪激动,大脑兴奋的状态下间断地干几次,还是可以的。如果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昏昏欲睡,还硬用刺激神经的办法去学习,不仅效果不好,而且有损健康,不宜提倡。
⑦所谓“用脑时间”问题,从广义上讲,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佳用脑年龄区。这个时期大脑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自觉调节能力最强,容易产生创造的冲动。因此可以说,在一天中的最佳用脑时间内和一生中的最佳用脑年龄区里,勤奋地学习和创造,是人才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题1】从理论上看,人的最佳用脑时间是什么时刻?为什么?
【小题2】第②自然段中列举的书名《灯下集》《月下集》《书海夜航》《燕山夜话》说明了什么?
【小题3】指出第④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从全文上看,在一天中的最佳用脑时间和一生中的最佳用脑年龄分别是什么时候?你一天中的最佳用脑时间是什么时候,你准备如何利用这一时间?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阅读完《高贵的捐赠》后,为表爱心,准备在班上组织一次捐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认真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在本次捐赠活动开始前,请你在班级黑板上写一句有鼓动性的宣传标语。
你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把全班的2198元捐款以大写方式填入汇款单的汇款栏内,汇给翔子家。其中2198元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

6.作文(共1题)

10.
写作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春天又一次来到我们身边,请以《今年春天我很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补充题目再作文,叙事要详略得当,线索要清晰,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