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阶段性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15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5

1.单选题(共12题)

1.
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系统。下图为城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B.b曲线
C.c曲线D.d曲线
【小题2】在地租最高峰处和次高峰处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住宅区B.工业区
C.商业区D.文化区
2.
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小题2】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C.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3.
读环境人口容量和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生活消费水平
B.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C.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D.环境人口容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没有必然的联系
4.
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顺序是
A.L-Q-N-P-MB.M-P-N-Q-L
C.L-Q-M-P-ND.M-P-N-L-Q
【小题2】读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时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P时期劳动力不足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
5.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大省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A.新疆B.西藏C.山西D.河南
【小题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①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②人口数量少  ③自然灾害少④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⑤区域面积较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⑤D.①②④⑤
【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南省产业技术发达,能耗比低,生态良好
B.山西经济发展快,资源消耗多,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C.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大,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
D.多数省份资源储量大,自身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强
6.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下图中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表示拉力因素,“-”表示推力因素,“0”表示无关因素。图乙表示2017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迁入和迁出情况。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推力因素的是
A.全年气候温和B.文化教育发达C.老龄化D.雾霾严重
【小题3】【小题4】右图中①、②是我国的两个省级行政区,下列对应两省人口迁移的推拉因素正确的是
A.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土壤肥力低B.①—水源充足 ②—文化教育欠发达
C.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经济差距较大D.①—水源充足 ②—经济差距较大
【小题5】【小题6】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
C.加块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D.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7.
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婚俗,生育,职业选择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革。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2009年流动人口达2.11亿。据此回答下题。
促使现代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庞大的人口压力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8.
读我国某市2009~201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小题2】图示时期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水平持续下降B.城市化发展水平较慢
C.产业升级和转移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9.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城市今年春节期间总人口逐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引起春节期间该城市人口发生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洪涝灾害B.疾病传播C.旅行度假D.民工返乡
【小题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张阳高中毕业后从异地来到该城市一所重点大学就读②高中生王栋利用暑假时间前往该城市探望亲人③李明跟随公司考察团从南方某市到该城市参加为期六个月的观摩学习④小赵将父母从四川老家接到该城市养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题文)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处是低级住宅区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
C.②处是高级住宅区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
11.
长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下图,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B.南京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
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12.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有些因素如军事、宗教等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有些因素如交通、自然资源、地形等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城市的地域形态。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也在影响着城市的区位,如科技因素、旅游因素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城市在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区位因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A.攀枝花——矿产因素B.桂林——宗教因素
C.石家庄——交通因素D.张家界——旅游因素
【小题2】下列地区,城市地域形态主要以条带状为主的是
A.华北平原B.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兰新铁路沿线

2.选择题(共3题)

13.What color is the {#blank#}1{#/blank#}?.

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一堆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m.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1张卡片与第2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1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一堆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m.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1张卡片与第2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1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