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读“我国山东半岛南部某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
(2)填表:将下列选项前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每空格限填一个)
①贝类养殖 ②小麦种植 ③油棕种植 ④甘蔗种植 ⑤苹果种植 ⑥柑橘种植

(3)丘陵地区如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_______,平原地区如不合理灌溉将造成_______。
(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_______带,耕作制度是_______,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

(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
A.渤海 | B.黄海 | C.东海 | D.南海 |
①贝类养殖 ②小麦种植 ③油棕种植 ④甘蔗种植 ⑤苹果种植 ⑥柑橘种植

(3)丘陵地区如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_______,平原地区如不合理灌溉将造成_______。
(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_______带,耕作制度是_______,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专家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
材料二: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据《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报道,广东省缺少的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
(1)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提及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______。
(3)“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4)请简要分析广东省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我国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专家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
材料二: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据《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报道,广东省缺少的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
(1)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提及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______。
(3)“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4)请简要分析广东省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3.
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 ,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业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
(2)该城市过境干道布局是否合理? ,对市内交通有什么影响 。
(3)为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污染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1)图中A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 ,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业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
(2)该城市过境干道布局是否合理? ,对市内交通有什么影响 。
(3)为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污染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4.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a>b>c),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______________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P点地租___________(高于、低于)b,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3)按城市合理规划的要求,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添加绿化带。
(4)该市计划在两个卫星城镇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适合发展钢铁工业的城镇是______________。为什么?根据题中信息,你认为该卫星城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1)图中地租值的变化主要受_____________的影响,a等值线以内的地区从事______________活动的人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2)P点地租___________(高于、低于)b,试分析造成该地地租值变化的可能原因。
(3)按城市合理规划的要求,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添加绿化带。
(4)该市计划在两个卫星城镇中,一个发展住宅,一个发展钢铁工业,你认为适合发展钢铁工业的城镇是______________。为什么?根据题中信息,你认为该卫星城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A、B均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3)A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___,B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
(4)这种荒漠化在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_,常可以在_______和______草原等地见到。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A、B均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3)A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___,B图的荒漠化表现为_______。
(4)这种荒漠化在分布上表现为_________,常可以在_______和______草原等地见到。
2.单选题- (共19题)
6.
如图为某地示意图,计划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和普通服装厂,则①、②、③、④四地的工厂分别是


A.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 |
B.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 |
C.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 |
D.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 |
8.
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均属于“现代型” |
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均属于“传统型” |
C.大洋洲的国家或地区属于“现代型” |
D.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传统型” |
10.
读人口密度和城市内同级别的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大 |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 |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 |
D.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
11.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普通服务店 乙家具商店 丙星级宾馆 |
B.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
C.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高级家用电器 |
D.甲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 |
12.
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有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
B.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 |
13.
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
B.人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
C.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
15.
关于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中的各种功能区都需要占有或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
B.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
C.城市中各功能区之间均有明确的界线 |
D.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
17.
1960年后,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发展迅速,超过发达国家,其原因是( )
A.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多 |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快,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
C.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特大城市数量减少 |
D.发展中国家自然条件优于发达国家 |
18.
下面四幅图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门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棉花 ②甜菜 ③垂直农业 ④区域专业化 |
B.①甜菜 ②棉花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
C.①棉花 ②甜菜 ③区域专业化 ④垂直农业 |
D.①甜菜 ②垂直农业 ③棉花 ④区域专业化 |
21.
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与“绿色奥运”的理念相符的是( )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规划建设的重要位置 |
B.到2008年奥运会时,每平方千米的范围内都有天气预报 |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和自律意识 |
D.到2008年,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
22.
下列不能够反映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 )
A.我国2000多年前“河伯娶亲”的故事 |
B.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的图腾是“龙” |
C.我国东南地区的东夷族以“凤”为图腾 |
D.我国古代民间的风水理论相地术 |
24.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
A.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
B.在西部大范围垦荒,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
C.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向东部输送 |
D.鼓励人口增长 |
3.选择题- (共7题)
25.
小亮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到一半路时,爸爸发现小亮的作业本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作业本,追上时,小亮还有的路未走完,之后小亮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亮比步行提早6分钟到校.小亮从家步行到学校需要{#blank#}1{#/blank#} 分钟.
29.
某中学生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200cm2,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blank#}1{#/blank#}Pa.行走时脚对地的压强将{#blank#}2{#/blank#}.(g取10N/kg)
30.
某中学生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水平地面接触面积为200cm2,双脚站立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blank#}1{#/blank#}Pa.行走时脚对地的压强将{#blank#}2{#/blank#}.(g取10N/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