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10分)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

(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____%
(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

(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____%
(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____________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_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b 与图 a 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________。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________(高或低),并分析原因:________。

(1)图 b 与图 a 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
D.人口密度减少 |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________(高或低),并分析原因: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3.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小题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
A.太湖平原 | B.洞庭湖平原 |
C.汉江平原 | D.成都平原 |
A.耕地面积广 | B.生产规模大 |
C.机械化水平高 | D.人口较少 |
4.
读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②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③实行牧草与作物轮作 ④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精耕细作
【小题2】澳大利亚东南部混合农业经营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②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③实行牧草与作物轮作 ④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精耕细作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小 | B.气候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
C.处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水源不足 | D.土壤贫瘠 |
5.
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B.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于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
C.人口合理容量由于难以确定,所以对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没有什么意义 |
D.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不会超过人口合理容量 |
6.
右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
【小题2】④国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种模式 ( )
【小题3】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

【小题1】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
A.1% | B.1.5% | C.4% | D.3% |
A.“高-高-低” | B.“高-低-高” |
C.“低-低-低” | D.“高-高-高” |
A.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 B.实行计划生育 |
C.鼓励生育和接纳移民 | D.加大教育投入 |
7.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小题2】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小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
8.
完成下面题目。
【小题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小题2】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1】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区 | B.工业区 | C.住宅区 | D.文教区 |
A.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 |
B.大城市所具备的职能小城市也都具备 |
C.大城市不仅有小城市所具备的职能,而且也有小城市所没有的职能 |
D.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11.
下表为“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据表,回答小题。
【小题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
【小题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
| 年份 项目 | 1950年 | 1980年 |
甲 | 城市数目(个) | 1 | 3 |
乙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12 | 176 500 |
丙 | 城市人口(万人) | 12 | 65 |
丁 | 城市人口比重(%) | 2.7 | 38.6 |
【小题1】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
12.
读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都有大面积的________和________种植;不同之处是________。
(2)两个地区小麦种植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5)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

(1)比较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结构: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都有大面积的________和________种植;不同之处是________。
(2)两个地区小麦种植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
(4)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5)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纬度 | 37°N~45°N | 42°N~46°N |
地形 | 平原 | 平原 |
土壤有机质(%) | 3~6 | 2 |
降水量(mm) | 500~700 | 450~650 |
无霜期(天) | 160~200 | 130~145 |
玉米面积比重(%) | 50 | 50~60 |
玉米单产(kg/公顷) | 7 500 | 6 750 |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从自然条件看: ______;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
13.
该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回答下面2题。

【小题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小题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小题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市场 |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
B.城市人口的增加 |
C.交通日趋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
3.选择题- (共9题)
15.一定温度下,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H,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blank#}1{#/blank#}较大.水流过发动机外表时使发动机温度降低,这是通过{#blank#}2{#/blank#}的方法减小了发动机的内能.发动机气缸内燃烧的汽油是{#blank#}3{#/blank#}(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100g的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为{#blank#}4{#/blank#}J,若这些热量有20%被质量为100kg的铁制发动机吸收,则发动机的温度将升高{#blank#}5{#/blank#}℃.[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J/kg,c铁=0.46×103J/(kg•℃)]
18.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blank#}1{#/blank#}较大.水流过发动机外表时使发动机温度降低,这是通过{#blank#}2{#/blank#}的方法减小了发动机的内能.发动机气缸内燃烧的汽油是{#blank#}3{#/blank#}(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100g的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为{#blank#}4{#/blank#}J,若这些热量有20%被质量为100kg的铁制发动机吸收,则发动机的温度将升高{#blank#}5{#/blank#}℃.[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J/kg,c铁=0.46×103J/(kg•℃)]
19.如图所示,推走独轮车之前,先将其撑脚抬离地面.慢慢抬起的过程中,独轮车属于{#blank#}1{#/blank#}(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已知车厢和砖头的总重力G=800N,则图中人手竖直向上的力为{#blank#}2{#/blank#}N.若施加在车把手向上的力始终与把手垂直,则慢慢抬起的过程中这个力的大小{#blank#}3{#/blank#}(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始终不变”).
21.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不变,变阻器规格为“20Ω 2A”, a、b为其两端点.闭合开关,当变阻器滑片分别在b端和ab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2﹕3,电压表的示数之差为4V.则R的阻值为{#blank#}1{#/blank#}Ω,滑片在ab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blank#}2{#/blank#}A,滑片在b点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blank#}3{#/blank#}W.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