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
B.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A.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
B.“把这瓶家乡的水土带在行李箱里,”妈妈说:“它能保佑你一路平安。” |
C.保尔的一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D.气质的形成包括“实”和“虚”两个方面。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
① 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 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 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 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 B.①④③② | C.③②④① | D.②④③①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小题1】给加点字注音。
①既加冠 (_______) ②叱咄(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
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________) ④主人怪问衡 (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你谈谈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与后四句形成了怎样鲜明的对比?
【小题3】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雀”和“鹊”,读音都是区què,又都属鸟类,难怪常有人“雀”冠“鹊”戴。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两种鸟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雀”是个会意字,下面是“隹”——短尾巴鸟的统称;上面再着一个“小”字。鸟之小者,麻雀也,当然也可泛指小鸟。麻雀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吱吱喳喳,所谓“雀喧知鹤静,鸭嬉识鸥闲”也。某小说写幼儿园的孩子,便喻之为“一窝麻雀”。当年有部影片《乌鸦与麻雀》,用麻雀喻指生活在底层的小市民。看完这部影片,你一定会对喧闹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是跳跳蹦蹦。麻雀腿短,翅膀也短,飞不高也飞不远,经常在场前屋后觅食。而稍加观察,我们便可发现,麻雀总是双腿并着跳来跳去的,由此产生了一个常用词:“雀跃”。人们常用它来形容一种欢快活泼的气氛。
麻雀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胆小。人们讽刺胆小鬼时,总是说“麻雀子胆”。成语“雀目鼠步”,也是用麻雀和老鼠来比喻惶恐的神态。***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曾作过这样的描写:“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鹊”则是个形声字,以“鸟”作形符,以“昔”作声符。在中国民俗中,鹊的鸣声预示喜事临门,涂上一层文化色彩,鹊便成了“喜鹊”。“鹊噪”其实并不悦耳,人们还是喜闻乐听,并美称之为“鹊报”“鹊语”“鹊喜”。冯延巳的词中便有这样的名句:“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一声鹊鸣给“留守女子”带来了无限希望。
鹊和雀不同,它的尾巴较长,敏捷善飞,飞行极快,“嗖”地一下,似箭离弦。所以,形容一个人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时,便可以比之为“声名鹊起”。“鹊起”不能误为“雀起”,否则赞扬岂不成了嘲讽?
鹊和雀还有一点不同,鹊有做窝的本领,雀则有点得过且过,屋檐下、草堆中都可栖身。关于这点可举《诗经·召南》中的《鹊巢》为证:“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朱熹的解释是:“鹊善为巢,其巢最为完固。鸠性拙不能为巢,或有居鹊之成巢者。”这里的“鸠”有人说指布谷鸟,也有人说指红脚隼,待考。后来形成成语“鹊巢鸠居”,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等。这里的“鹊”同样不能误写为“雀”,因为麻雀窝恐怕别的鸟也看不上。
【小题1】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你认为“雀”与“鹊”有哪些不同?
【小题2】作者列举“鹊巢鸠居”一例的意图是什么?
【小题3】请你从文外列举三例含“雀”或“鹊”的成语、俗语或诗文。
【小题4】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请仿照例句写出你的联想或想象。(不要求句式一致)
一个“雨”字,让我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个“山”字,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林”字,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________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A)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他,接着,殷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________的,而是________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了,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泥土,以它的妙手,给大地(B)绣出生机。而背阴山坡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C)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________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
【小题1】文章为什么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小题2】将下面的叠词分别填入文章的空格处,顺序依次是: 、 、 、 。(只填序号)
A.闪闪烁烁 | B.团团簇簇 | C.轰轰烈烈 | D.曲曲折折 |
【小题4】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句子和词语作批注。
(A)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A)句:___________________
(B)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语作注。
绣: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中第④段(C)处画线的句子属于一般性描写,请从“树、花、鸟”中任选一种,展开你的想像,进行描写。要求:①能描写出所选景物在原句中的特征,但不得搬用教材中描写所选景物的成句;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60字以内。
4.语言表达- (共1题)
如当时你也在场,你想劝阻他,你将怎样说?(说话要注意场合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