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30题)

【小题1】2000年我国0~14岁和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分别约为( )
A.75%和5% | B.23%和7% |
C.25%和23% | D.7%和75% |
A.社会安定及经济发展 | B.医疗卫生工作得力 |
C.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 | D.人口迁移导致生育优化 |
A.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 | B.人口出生率过高 |
C.人口基数过多,净增数量大 | D.人口增长缓慢,劳力不足 |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表不该城市不同的区域。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域 |
B.乙区域 |
C.丙区域 |
D.丁区域 |
A.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
B.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
C.丙功能区人口密度大,以住宅用地为主 |
D.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
A.人口合理容量 | B.环境承载力 |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瓦莱丽·阿莫斯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冲突导致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叙利亚邻国,已经大大超出了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原先预计的程度,迫使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必须大幅增加所需资金,以满足叙利亚难民日益增大的人道主义需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其邻国,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 B.经济 |
C.气候 | D.政治 |

A.B1到B2 | B.B2到C1 |
C.A1到D | D.C1到A1 |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地区 | 年生物量(万吨) | 可承载人口(万人) |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东北地区 | 105 100 | 23 000 | 229 |
长江中下游地区 | 88 600 | 22 000 | 395 |
青海、西藏 | 10 000 | 1 000 | 4 |
【小题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 B.自然资源 |
C.开放程度 | D.消费水平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湿热,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可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与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相符的类型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龄人口增多 |
B.青壮年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过重 |
C.人口素质偏低,教育压力过大 |
D.城市人口比重过高,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③ | D.④⑥ |
A.① | B.② | C.④ | D.⑥ |
A.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不确定 |
B.在假定条件下,可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绝对定量的估计 |
C.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
D.假定条件不同,估计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值相同 |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
C.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小题1】上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北京市 | B.上海市 |
C.西藏自治区 | D.宁夏回族自治区 |
A.经济发达 | B.文化水平高 |
C.人口老龄化严重 | D.自然条件优越 |
①国防兵力不足 ②劳动力过剩,失业人口增加
③养老费增加 ④经济发展加快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小题1】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 |
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 |
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 |
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 |
A.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
B.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

图为“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
A.经济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生态环境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 |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
C.与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
A.绿地 | B.工业区 | C.交通区 | D.住宅区 |

【小题1】上图中①②③④的功能区类型分别是
A.工业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工业区 |
C.住宅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
A.历史因素 | B.社会因素 | C.经济因素 | D.行政因素 |

【小题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 | B.4千米附近 | C.8千米附近 | D.10千米附近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美、加、澳三国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 | B.人口密度 |
C.人口数量 | D.经济发展水平 |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
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

【小题1】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是( )
A.与交通要道交叉点的距离 |
B.与市中心的距离 |
C.土地面积的大小 |
D.建筑物和设施条件 |



A.住宅 商业 工业 |
B.商业 住宅 工业 |
C.商业 工业 住宅 |
D.工业 商业 住宅 |
A.扇形结构 | B.同心圆结构 | C.线形结构 | D.混合结构 |

【小题1】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高级住宅区 | B.中心商务区 | C.电子工业区 | D.公园游览区 |
A.商场林立,车水马龙 | B.烟筒林立,机器轰鸣 |
C.书声朗朗,学生云集 | D.湖光山色,绿意盈盈 |
A.为方便工人上下班,工厂应多建在居民区及四周 |
B.为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城市中心区应建大型森林公园 |
C.避免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厂过多,应将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厂等向郊区分散 |
D.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市区应多建高速公路和铁路 |

【小题1】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
A.分散疏松式 | B.同心圆式 | C.集中式 | D.条带放射式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A.同一级别的中心地一定有相同的服务范围和门槛人口 |
B.一个中心地形成以后,其服务范围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C.中心地级别越高,数量越少 |
D.现实生活中,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的形态都呈正六边形 |

A.甲服务中心的服务级别高、服务种类少 |
B.乙服务中心提供商品货物种类最多 |
C.丙服务中心的服务级别低、服务种类少 |
D.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级别和种类相同 |
下图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从1968--2000年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变化为
A.河流 | B.公路和铁路交通 |
C.商业的发展 | D.工业的发展 |
A.出现郊区城市化 | B.成为交通枢纽城市 |
C.成为旅游城市 | D.成为商业中心城 |
3.选择题- (共8题)
要求:把事情经过写清楚,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4.填空题- (共2题)

(1)儿童占有较高比重的是 国。老年人占有较高比重的是 国。
(2)若A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① ;② 。
(3) 若B国人口按现在的趋势发展, 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 ;② 。
(4)图中A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