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47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16

1.选择题(共1题)

1.
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坦言,他一度自称“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意思是____________。但没想到的是,更多人却对他的散文表示更多的好评。于是他就改变了初衷,把诗歌和散文当成自己的两只眼睛,双眼并用,更加立体形象地看事物,看人生。

A.散文是自己最擅长的主要文学体裁,诗歌是自己的最爱。
B.诗歌是自己主要创作的文学体裁,散文也时有问世。
C.散文和诗歌是自己创作的两类文体,左右皆能开弓。
D.诗歌和散文是自己创作的两大领域,两者不可偏废。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石潭记》中作者因地理环境而心感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2)李煜在《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3)“月”是我国诗歌中的典型意象。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一句来表现送别友人时迷蒙的情境;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  ”来表达与友人离别的愁绪。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午 餐
[法] 毛姆
我是在剧场看戏时见到她的。她向我招了招手“哎呀,好多年没见了,时间过得真快!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况吗?你请我吃了一次中饭。”
我怎么能不记得!
那是二十年之前的事了,当时我住在巴黎拉丁区的一间小公寓,那里是无名艺术家、穷学生、流浪汉的栖身之地。我的收入刚好够养活自己。她曾看过我的一本书,并给我来过信,我回信谢了她。可没多久我就又收到她一封信,说她要路经巴黎,想同我谈谈,并问我是否愿意中午请她在福约特餐厅随便吃点什么。福约特是法国议员们经常光顾的一座餐厅,我从来不敢问津。但我想,一顿便餐不会超过十五个法郎。如果我后半月不喝咖啡的话,完全可以对付过去。
实际上她已经有四十岁了,她那一口为数众多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给我印象颇深。
菜单拿上来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价钱比我预料的要贵得多。但她说的话叫我放了心。
“我中午从来不吃什么,”她说。“哦,可不要这么说!”我慷慨地回答。
“我只吃一道菜。也许我可以来点鱼,我不知道有没有鲑鱼。”
吃鲑鱼的季节还略嫌早了一点,菜单上也没有写着这道菜。但是我还是问了一下侍者。“有,刚刚进了一条头等鲑鱼!”我为我的客人叫了一份。侍者问她是否吃点别的,“不,我中饭只吃一道菜。除非你们有鱼子酱。”
我的心微微一沉,我告诉侍者拿了份鱼子酱。我为自己挑了一份菜单上价格最便宜的羊排。“我认为你吃肉可并不明智,”她说,“我不知道你吃完这类油腻的东西以后还怎么能工作。我可不能叫我的胃负担过重。”
之后出现了饮料问题。她说,“我的医生绝对禁止我喝酒,除了香摈。”她对我粲然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我想我的脸当时一定变得有些苍白。我叫了半瓶香槟。
她吃掉鱼子酱,吃掉鲑鱼,愉快地谈论着艺术、文学和音乐。可我却一直琢磨账单加起来会要我多少钱。这时侍者又带着菜单来了,我便说“我中午只吃一道菜。”
她轻轻递了一个手势,让侍者站在一边。
“我中饭从来不多吃,吃这点也是为了聊天方便。我可再也吃不下什么了------除非那种大芦笋。如果不尝尝的话,这次到巴黎来可是件憾事。”
我的心沉了下去。我在橱窗里见到过芦笋,我知道这东西贵得要命。 可我仍硬着头皮对侍者说“这位女士想知道你们有没有那种大芦笋。”
“我一点都不饿,”我的客人叹道,“但如果你坚持的话,我也不介意吃一点。”
我陷入了恐慌。现在已经不是我可以剩下几个钱过日子的问题了,而是我是否有足够的钱拿出来付账。我清楚地知道我有多少钱,如果不够付账的话我下决心把手往兜里一伸,然后戏剧性地大喊一声,跳起来说我钱包被偷了。当然,如果她也没有足够的钱付账的话就更难堪了。要是那样,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留下我的表作抵押……
芦笋上来了,水灵灵的,让人垂涎。我一边望着这个女人一大口一大口地往嗓子眼里塞着芦笋,一边彬彬有礼地谈论着巴尔干半岛的戏剧界现状。她终于吃完了。
“咖啡?”我问道。
“好吧,一份冰激凌加咖啡,”她回答。
“你知道,我信奉着这样一个原则,”她边吃冰激凌边说,“一个人吃饭时—定只吃八成饱。”
“你还饿吗?”我有气无力地问道。“哦,不饿了。”
当我们等着咖啡的时候,侍者胳膊上挎着一满篮子大桃向我们走来,我的客人一边继续谈话,一边心不在焉地拿起了一个。
“你看,你用肉塞满了肠胃,”——她指的是我那一块可怜的羊排——“你什么也吃不下去了;而我只随便象吃点心一样地吃了点儿,我还可以享受个桃子。”
付完帐后,我的钱已不够付象样的小费了。她的目光在我留给侍者的三个法郎上停留了片刻,我知道她一定想我很吝啬。
“学我的样子,”在我们握手道别时她说道,“中饭顶多吃一道菜。”
“我会比那做得还好,”我大声回答,“今天晚饭我就什么都不吃了!”
“幽默家!”她愉快地喊着,跳上了一辆马车,“你真是一个十足的幽默家!”
时隔这么多年,今天,我终于复了仇。我不认为我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可是当永恒的上帝插手这件事时,我暗自得意地看到了这个让我欣慰的结果——现在她体重已达三百磅。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善于运用人物言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侍者的言行对情节的展开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B.第4段中“她那一口为数众多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的描写勾画出了“她”外在的显著特征,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C.小说写“她”吃名贵佳肴,喝香槟,并劝“我”不要吃羊排这种油腻的食物,是为了表现“她”饮食考究。
D.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通过描写人物言行、心理,塑造了人物形象,凸显了主题,并使作品获得了讽刺幽默的艺术效果。
E.小说中“她”多次提到“我只吃一道菜”,这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她的真实心境。
(2)小说刻画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3)心理刻画是这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我”在“她”用餐时的“一惊”“微微一沉”“心一沉”“面色苍白”“陷入恐慌”等心理描写。分析这些心理描写的作用。(6分)
(4)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有人认为主人公是“她”。你认为是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距今2500年左右(也就是史称战国的时候)的一本杂书里有如下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蟋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这本著名的杂书是《山海经》。
在书里,神荼、郁垒还只是四个黑魆魆的汉字,但很快,神荼和郁垒就大变活人来到了国人们的门前。汉代,在除夕欢乐喜庆的日子,为防止鬼魅入室作祟,危害家人,人们便开始削刻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立在门的两边。这两个人形桃木像就是上门服务的神荼、郁垒,被称为桃符。为何古人单单选择了桃木为辟邪震鬼之物呢?在一本叫作《典术》的较为严肃的杂书里说:“桃乃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气恶,故能压伐邪气,制百鬼。”在这里我们触到了国人很实在的一面,他们的想法相当简单,人难以忍受的气味,那么也一定会让鬼因难以消受而却步。为什么古人们会相信那两块桃木就能是两位远在沧海之中镇守鬼门的神人呢?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到《山海经》中神话的空间性,神灵的活动都是与我们凡人同在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的,神、人活动混杂在一起,这一点与西方神话不同。因此,神人尽管遥远,但和我们一个世界,如果他们愿意来,他们就肯定能来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事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由于以木雕人太费事,人们便用削制好的桃板一左一右钉在门上,上面分别画上神荼、郁垒的神像,或者干脆削一块桃木钉在门上,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这块桃木称作“仙木”“桃符”。再到后来就连找块桃木的麻烦都被我们精明节俭的祖先给省略了,他们直接拿来两张大红纸片,把两位大神画将上去,然后一左一右贴在门上,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门神。当然,这是到了宋代之后的事情了。
自神荼、郁垒开门神先河,中国的门神队伍便不断发展壮大,不少历史传说中的人物也都成了门神。唐太宗李世民夜寐难安,疾病缠身,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便站到了太宗的寝殿门两边,太宗的病好了。为了让爱将脱身休息,唐太宗便命令画工描绘了两位武将的肖像在纸上,一左一右贴在寝殿门上。这两位杀人如麻的大英雄也成为了民间喜闻乐见、信得过、有威力的门神。后来的唐明皇也生了病,一个多月都没好。做梦见一个大鬼捉住偷窃的小鬼,大鬼说:“臣是钟馗,殿试没有被录取,誓为陛下除去天下妖孽。”皇帝从梦中醒来,病随即好了,于是召名画师吴道子,要他按梦中所见,将钟馗画出来。从此,就有了挂钟馗像的习俗。
之后,门神队伍就大肆泛滥,有赵云、马超、孙膑、庞涓、萧何、韩信、燃灯道人……这个名单可以无限制地蔓延下去。十几年前到周围各户人家去看看,还可以在室内门上看到众多时尚人物的贴画,除了人们喜好的因素,追根溯源,这些都和千百年来的神荼、郁垒具有相同的功能。中国的神灵和百姓混居,不单单是在名单上,还在门上。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门神的起源可以追述到《山海经》中的记载,其发展演变经历了许多朝代,一直到当代还在演变。
B.门神神荼、郁垒最早在战国时开始出现,那时的人们用桃木削刻出两个人像,立在门两边,称之为桃符。
C.在欢乐喜庆的日子,为防止鬼魅入室作祟,危害家人,门神便应运而生了,这寄予着人们消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D.门神在发展过程中,形式上趋于简化,后来就成了贴在门上的大神的画像。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桃木是“五木之精,仙木也”,这是古人选择桃木辟邪镇鬼的原因,在《典术》这本较为严肃的杂书里有所提及。
B.魏晋南北朝之后,我们的祖先直接拿来两张大红纸片,画上大神,贴在大门的两侧,足见其智慧节俭。
C.皇帝疼惜爱将的御旨,使秦琼、尉迟这两位杀人如麻的大英雄成了民间喜闻乐见的门神。
D.尽管民间有挂钟馗像的习俗,但是钟馗到底长什么样,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原型,钟馗只是一个虚构的人。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神话中,神、人活动混在一起,如果神愿意来,就肯定能来的;而西方的神话中,人、神不属同一个世界。
B.中国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就属于一个地理平台上水平展开这一思路所创造的神仙世界。
C.从秦琼、尉迟恭、赵云等名单可以看出,门神往往是由生活中的凡人演化来的。
D.探究一下从神荼、郁垒到当今人家门上的时尚人物贴画,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门神所具有的神秘力量并没有减少。

4.语言表达(共1题)

5.
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语意顺畅,形式工致,每句不超过10个字。(6分)
每当疲惫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歇息沉重的双腿;每当困惑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①__________________;每当痛苦的时候,就请停下脚步,②__________________。有时我们停下脚步,暂时的歇息,梳理,安抚,不是停滞不前,③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