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岳阳第一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7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3题)

1.
为上联“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年春为首,勤下地种种
B.三农人是本,要给力顶顶
C.万般书最贵,爱看卷读读
D.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
2.赏析诗歌回答问题。

村晚

(雷震 宋朝)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
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选项是()
客观地说,一个城市容纳人口的数量是有限的。人口的过量聚集,损害的是生活在这城市中的全体成员的利益,降低的是城市生活的整体“幸福指数”,显然这不是城镇化的用意和初衷。城镇化的目的,是让人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城市文明发展的成果,而不是让人们生活在一个人满为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不便的城市中______________。
A.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或许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是一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
B.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或许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是一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
C.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这或许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是一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D.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这或许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这是一个更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

2.句子默写(共1题)

4.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3)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

3.诗歌鉴赏(共1题)

5.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1)试分析词中“晚来风定钓丝闲”的“闲”字,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2)从“景”和“情”的关系上,分析本词的特点。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深 虑 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①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②。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注:庶孽:兄弟子侄 祚:帝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区区:拳拳,形容诚挚的样子。
B.晋之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惩:警戒,借鉴
C.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求:寻找
D.其于治乱存亡之,思之详而备之审矣几:先兆、预兆
【小题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B.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C.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D.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通篇一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第一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第二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第三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2)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3)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童话
公纸木
礼堂里挤满喧闹的人群,大多是父母带着衣着鲜艳的孩子。他们笑容满面,尊敬地看着走上台的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作家。
“诸位,”作家在台上的木制凳子上坐下来,凳子用鲜活的树木做成,上面甚至开满了还没来得及凋谢的紫色小花,“感谢你们今日的捧场。如你们所见,今日之后,我就会离开了。”他留着翘起的棕色小胡子,这让他看起来滑稽而可笑,但他的脸庞是年轻的,闪现出一种独特的,很有魅力的光芒。
“今天,我将为你们讲述一个最动人的童话故事,这本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秘密,不过现在,我将与你们分享它。”台下的孩子们眨着眼睛,安静地听着作家接下来的话。
“如你们所见,现在的我是成功的。”作家摸了摸他的小胡子,然后撩开右裤管,从里面显出一小截金属的柱状物来,“不过二十年前,我刚十岁,我从高处摔下来,失去了右腿。我很早就没有了父亲。母亲为我买了轮椅,不过我不喜欢,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除了食物和水,拒绝见到任何东西,包括我的母亲。”他低低地讲述,声音像老留声机里转动出来的一般。
“我的母亲想尽一切办法逗我开心,不过都失败了。她很难过,告诉我,上帝还是眷顾我的。当然我没有相信,现在想来,我应该很让母亲伤心。”他的神色悲伤起来,好像陷入了那段并不愉快的回忆,“我不想看到亮光,我不开灯,拉上窗帘,拒绝看到外面的世界。”
“我一直以为这样的生活将永远伴随我。直到有一天——”他的声音欢快起来,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愉悦了, “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的母亲大概是怕我做出不好的事情,就将整扇门拆掉,换成一种半透明的白布。”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从白布里看到一朵花的影子,月光洒在白布上,我看着她的影子一点一点变长,就像人类长高一样。她发现了我,向我点头问好。
“这是一个秘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母亲。那天以后,院子里来了很多客人。”他看起来十分快乐,“小鸟、松鼠、天鹅、野猫、猎犬、刺猬,还有一只独角兽。院子里很热闹,我就在白布后面看他们的影子。”
“我听蛐蛐的演奏,青蛙的梦想,野马的恋爱,金鱼的牢骚……不只是动物,还有精灵。”
他道, “他们在我的白布面前跳跃,虽然我没有走出去,看不到他们的颜色,但至少也不那么孤单了。”作家看了看礼台下的孩子们,微微笑起来:“不过这还不够奇妙,完美的童话里应该还有仙女。”
“那时候我已经不再悲伤,不过仍然役有跨出屋子。那天晚上月光也非常美,我坐在书桌前,看到一个美丽的影子,她的裙摆很长,头发上缀满小花,看起来非常美丽。她对我说话,她说:韦伯,喜欢这个童话吗?”
“唔,我当时不太明白她的意思。我问她能不能治好我的腿,她说不行。我很沮丧,认为童话都是骗人的。但她对我说,上帝还是眷顾我的,否则就不必为我创造现在的童话了。”
“奇怪的是,同样的话,由仙女说出来,我很自然地相信了。仙女告诉我,上帝创造的童话到此为止,从今以后的童话,应该由我自己创造。”
“那晚以后,门前的白布再也没有童话故事了,精灵和、那些客人都消失了。我难过了好几天,认为上帝停止为我创造童话了。我把白布拉下来,我开始自己写童话,当然,我也走出了院子。”
“从白布蒙上到落下,一共用了十年的时间,上帝为我创造了十年的童话。”作家深深地看着台下的人, “我也用了十年的时间,将过去看过的童话,为你们写下来。”
“这故事听起来是如此不真实,我认为当我说出来的时候,就可能被人当作疯子。”作家叹了口气,他的神情愉悦又哀伤,“但我将这个故事说出来了,这是我的秘密,我认为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童话。这也是我为你们讲述的最后一个童话。”
礼堂下先是沉静片刻,然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作家站起来——用一只假腿,他优雅地冲台下行了一礼,径自走下了台,离开了礼堂。
然而一个突兀的、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 “得了吧。” 那是一个年迈的戴着听诊器的医生,他是作家的私人医生。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这算什么童话,我有另一个童话,诸位不如听一听。”众人疑惑地看向他。
“二十年前,有一个美丽的妇人找到我,她的儿子摔断了腿,不愿意见任何人。这位母亲很焦虑,希望我能想想办法。”“原谅我吧,那时候我也没什么好法子。我告诉她,孩子们都是喜欢童话的,不妨用童话的力量帮助他。”他转过身,面向众人: “上帝不会眷顾任何人,那只是一个谎言。”
这话真残忍,像是毁了所有孩子的梦想。但又含着一种莫名的心酸的爱意
作家走出了礼堂,太阳照在他尖尖的帽子上。他的母亲,满头银发的老妇人正微笑着看
着他。他走过去,重重地拥抱了妇人。“谢谢你,妈妈,我把你的童话送给了所有人。”他笑起来,“我爱你。”
他看着面前妇人脸上的皱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就不再年轻了。但她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搬弄花草,养起小动物?她的手因为常年缝制各种童话中的布偶生满茧子,她不再美丽了。如果不是那一晚,仙女的声音如此熟悉,他一辈子都不会发现这个秘密。
谁说世上没有童话?他的母亲用了一生的时间,以青春美丽为代价,为他创造了一个最动人的童话。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2期)
【小题1】结合文章,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在儿子遭遇人生的重大打击后,母亲对儿子说“上帝”还是很眷顾他的”,这是母亲在儿子自卑时为鼓励儿子说的,是真话;而医生面对众人说“上帝不会眷顾任何人,那只是一个谎言。”这是医生向观众提示真相、赞美母亲的伟大而说的,是善意的谎言。
B.医生对作家的不幸和母亲的艰辛深表同情而“心酸” ;对作家的成功与母亲的伟大的赞美与钦佩而充满“爱意” ;
C.为了鼓励遭遇人生重大挫折的儿子,母亲用了一生的时间,以青春美丽为代价,为儿子创造了一个最动人的童话。
D.医生虽然明知会“心酸”地毁了所有孩子的梦想,但又不得不充满“爱意”说出事情的真相。
E.文章结尾说母亲为他创造了一个最动人的童话说明,医生讲的有关母亲的故事是不真实的,只是为了安慰儿子而特意编排的一个善意的谎言。
【小题2】第二段对凳子作细致描写有何作用?
【小题3】文中为何要写医生?
【小题4】纵观全文,作者为什么以“童话”为题?

6.语言表达(共1题)

8.
仿照下面的示例,就同一话题续写二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
谅解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