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62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Q地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江冲积而成,该地土地富硒,是稻米的理想种植场所,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种植的大米品质优良,清淡略甜、绵软略黏,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材料二: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蒙古黄榆等稀有植物为主要目的的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通过观察发现向海湿地水体出现大幅度萎缩、干涸。

材料三:地下水库是利用地壳内的天然储水空间,如地下裂隙、冲积扇等储存水资源的一种地下水开发工程。用地下水库蓄水就是在地下水库中打井取水,腾出地下空间,再通过人工补给办法把地表水引入地下,补充水量。


(1)Q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分析该地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2)简析向海湿地萎缩的原因。
(3)说明向海湿地萎缩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2.

   郴州市是“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东连江西,南邻广东,作为湖南的南大门,郴州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下图是湖南省略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郴州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郴州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3)有人建议“十三五”期间郴州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12日,来自中亚和新疆塔里木气区的天然气顺利进入福建,这标志着国家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正式建成通气并进入调试阶段。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请指出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3)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福建省除了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共13题)

4.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图Ⅰ示意其一般模式。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转移速度较快。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在图示模式中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小题2】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普通服装制造B.汽车制造C.金属冶炼D.甘蔗制糖
【小题3】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价格B.交通条件C.工人工资D.市场
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奥巴马政府于2009年底启动“再工业化”发展战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原因是
A.20世纪后期,美国的金融业突飞猛进,制造业蜂拥外迁
B.美国国内制造业日趋“空心化”,就业机会增多
C.以发达的金融和房地产行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不断萎缩
D.美国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下降
【小题2】下列产业部门在美国“再工业化”过程中没有明显优势的是
A.微电子工业B.精深制造业C.制鞋工业D.生物制药业
6.
读我国某两种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产区布局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两种农产品最有可能是(  )
A.玉米和小麦B.甘蔗和甜菜
C.高粱和谷子D.油菜和花生
【小题2】B区域与A区域相比(  )
A.土壤肥沃B.水源充足
C.机械化程度高D.作物熟制高
【小题3】A区域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  )
A.玉米和小麦B.大豆和甜菜
C.水稻和小麦D.高粱和小麦
7.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下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的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据上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 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B. 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 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 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小题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交通运输 B. 劳动力成本    C. 技术水平 D. 距市场远近
8.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小题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9.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卒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2),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
C.森林破坏D.土地盐碱化
【小题2】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D.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小题3】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增加植被覆盖率B.提高水电发电量
C.提高土地利用率D.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10.
非洲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C.湿地萎缩
D.土地沙化
【小题2】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
①减小风的侵蚀力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保持土壤水分
④减轻流水冲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小题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A.人类活动较多B.位于沿海地区C.森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缘
12.
读川气东输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中甲经济区相比,乙经济区特点是(  )
A.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B.农业生产发达,粮食商品率高
C.人口密度小,迁入人口多D.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小题2】建设川气东输工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地形地质因素B.河流水文因素C.气象气候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
1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小题2】若d地区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着重发展(    )
A.绿洲农业B.河谷农业C.节水农业D.立体农业
14.

   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战略,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初现,且进口量持续攀升。下图是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东北通道沿线沼泽面积大,不利于施工    ②西南油气通道沿线地势平坦,利于施工
③海上通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安全性差    ④西北通道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我国目前原油进口“四面八方”格局的出现有利于 (   )
①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④增强能源供应安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5.
自武威以西……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汉书•地理志》)。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段文字描述的区域(  )
①深居大陆腹地  ②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③森林广布 ④地表千沟万壑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该段文字描述的区域最常见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过度放牧D.盲目开垦
【小题3】该地区的土地荒漠化会导致(  )
①湖泊被泥沙淤塞 ②地下水位下降 ③引发饥荒   ④因缺乏食物而鼠害减轻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
16.

   2010年我国遭多轮暴雨洪涝袭击,2010年8月23日,洪水袭击四川自贡,多名民众被洪水围困,警方紧急救助。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系统
【小题2】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

3.选择题(共1题)

17.夏日下午,夕阳在西北边地平线快要落山时,甲楼的影子完全遮住了乙楼,则乙楼在甲楼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