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鉴赏- (共1题)
1.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小题2】找出与“一事无成霜鬓侵”表达情感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小题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
B.上阕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
C.“此生谁料”表达了抗金事业未成的心有不甘。 |
D.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2.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
【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 ⑵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
⑶门人益亲。(_______________) ⑷不迁怒,不贰过。(_____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迁怒,不贰过。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至少两个)。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两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分别说说[甲]、[乙]两段各讲了什么故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
【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 ⑵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
⑶门人益亲。(_______________) ⑷不迁怒,不贰过。(_____________)
【小题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不迁怒,不贰过。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至少两个)。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两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分别说说[甲]、[乙]两段各讲了什么故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名著阅读- (共2题)
3.
(题文)请在《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和葡萄》三则寓言中任选一则,按要求答题。
(1)《________》这则寓言的情节可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对你的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这则寓言的情节可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寓言对你的启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僧师徒行至蛇盘山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吓跑了。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唐僧西天取经。 |
B.《夜莺和鹞子》中夜莺没有因为自己的乞求而被鹞子手下留情。 |
C.“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武松在浔阳楼写的反诗。 |
D.有条英国船在荒岛附近停泊,船上的水手发生了叛乱,杀死了船长。鲁滨逊和“星期五”制服了那帮水手,夺回了船只,离开了荒岛。 |
4.综合性学习- (共1题)
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这(晋江五店市)是一个传统文化街区,有着绵长丰富的历史积淀。据传,在唐朝初期有里人在青阳山下开店五间,供过往行人吃饭喝茶、落脚歇息,后逐渐演变成集市,五店市及青阳街的名称由此得来。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中,晋江人以独特的眼光和 的气量,将这片本来可歉十几亿的地方,反投巨资数亿元,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打造成占地320多亩的传统文化街区,让市民记住乡源、感受乡情、留住乡愁。
(1)把文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写在拼音格内: 淀 (______)
(2)将文中波浪线处句子的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将______改为_____
(3)填入文中 处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 A宽阔 B宽大 C宽宏 D 宽厚
说说最后句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晋江五店市)是一个传统文化街区,有着绵长丰富的历史积淀。据传,在唐朝初期有里人在青阳山下开店五间,供过往行人吃饭喝茶、落脚歇息,后逐渐演变成集市,五店市及青阳街的名称由此得来。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中,晋江人以独特的眼光和 的气量,将这片本来可歉十几亿的地方,反投巨资数亿元,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打造成占地320多亩的传统文化街区,让市民记住乡源、感受乡情、留住乡愁。
(1)把文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写在拼音格内: 淀 (______)
(2)将文中波浪线处句子的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将______改为_____
(3)填入文中 处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 A宽阔 B宽大 C宽宏 D 宽厚
说说最后句画横线句子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