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殷红/殷切 新鲜/鲜为人知 锲而不舍/切中时弊 |
B.澎湃/拜访 屏障/屏气凝神 气冲斗牛/斗志昂扬 |
C.校对/学校 觉悟/深恶痛绝 爱憎分明/增砖添瓦 |
D.谛听/缔造 愧怍/一鼓作气 迥乎不同/炯炯有神 |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美丽的大海的深处,其实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
B.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C.如果你真正相信某件事,不管多么微不足道,它都值得捍卫。 |
D.今天爸爸说放学带我去游乐园,我很期待,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
B.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
C.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
D.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
B.在海边,他写浪花、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秋月: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
C.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
D.《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甘于奉献的品格。 |
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为损坏。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_______,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
2.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诗歌《城南》,完成小题。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阅读下面二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中卖油翁对陈康肃箭术的态度是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
【小题5】[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⑴公亦以此自矜 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 _____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_____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 问于没人 |
B.睨之久而不去 故北方之勇者 |
C.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 |
D.以吾酌油知之 以其言试之河 |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文中卖油翁对陈康肃箭术的态度是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
【小题5】[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小题1】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作者选取了闻一多哪三件事作为例证?
【小题2】“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特点?
【小题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小题1】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作者选取了闻一多哪三件事作为例证?
【小题2】“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和“我们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特点?
【小题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闻一多先生“巨”在何处,“高”在哪里?
5.名著阅读- (共1题)
9.
(题文)补写下列文学常识或名著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最后一课》是法国杰出小说家_______的爱国主义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3)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描写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小伙儿,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4)长篇小说《红岩》中描写了一个叫“____”的孩子。他在监狱里长大、面黄肌瘦、大脑袋、细身子,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以无暇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
(1)《_____》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最后一课》是法国杰出小说家_______的爱国主义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3)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描写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小伙儿,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4)长篇小说《红岩》中描写了一个叫“____”的孩子。他在监狱里长大、面黄肌瘦、大脑袋、细身子,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以无暇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
6.语言表达- (共1题)
10.
仿照画线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衔接,语意连贯。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黑的田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许多甜蜜的回忆。甜蜜的回忆如花,芬芳四溢,令人迷醉。它如桃花,绽放在三月油黑的田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如梅花,绽放在腊月雪白的屋舍旁。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