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题文)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小楷(kǎi) 鲜为人知(xiān) |
B.愧怍(zuò) 诘问(jié) 气冲斗牛(dòu) |
C.狂澜(lán) 浊流(zhuó) 锲而不舍(qì) |
D.哽咽(ɡěnɡ) 嗥鸣(háo) 仰之弥高(mí)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三每天上网玩游戏,玩得甚至连饭都忘了吃,真是鞠躬尽瘁啊。 |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
C.自然灾害是异常恐怖的,光鲜为人知的汶川地震就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D.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真是一拍即合,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支部书记。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
B.山谷里回荡着我们欢乐的笑容和歌声。 |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毁。 |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
2.字词书写- (共1题)
5.
阅读下列语段,把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尽心血。杜甫晚年,shū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xiá及此……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bì”。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尽心血。杜甫晚年,shū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xiá及此……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b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诗歌鉴赏- (共1题)
6.
阅读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回答问题。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短短一首小诗内涵丰富,既有现实中的情景,也有想象中的情景,诗中表示对未来情景的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读诗词,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画面是一种重要方法。在本诗中,现实情景我们可用“巴山夜雨图”来概括,未来想象情景我们可以用( )图来概括。请在下面四项中选择出你觉得最贴切的一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1】短短一首小诗内涵丰富,既有现实中的情景,也有想象中的情景,诗中表示对未来情景的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读诗词,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画面是一种重要方法。在本诗中,现实情景我们可用“巴山夜雨图”来概括,未来想象情景我们可以用( )图来概括。请在下面四项中选择出你觉得最贴切的一项。
A.话当年图 | B.剪烛西窗图 | C.分别重逢图 | D.夜雨话旧图 |
4.文言文阅读- (共1题)
7.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吕蒙入吴,王①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②,与我论世祚③兴亡之事,日月广明④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⑤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王:指孙权。②伏羲、文王、周公:伏羲、文王,古代有名的贤德君王。周公,西周辅佐周王的贤臣。③世祚:指国运。④日月广明:指天地宇宙。⑤政:只,仅仅。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小题3】【甲】文中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乙】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孙权劝学》)
【乙】吕蒙入吴,王①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②,与我论世祚③兴亡之事,日月广明④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⑤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王:指孙权。②伏羲、文王、周公:伏羲、文王,古代有名的贤德君王。周公,西周辅佐周王的贤臣。③世祚:指国运。④日月广明:指天地宇宙。⑤政:只,仅仅。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
B.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
C.以《易》为宗 (宗:主要的) |
D.莫不穷精极妙 (穷:少) |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小题3】【甲】文中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乙】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5.现代文阅读- (共1题)
8.
雪山勇士张梁
拖拖
张梁,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2000年开始登山,14年间,他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十座八千米雪山的攀登,成功徒步南极穿越北极,在地球的三个极点均留下身影。是继续冲击14座还是在50岁之际开始另一种冒险?他说,未来在哪儿不重要,活出真我才重要。
2014年,张梁攀登了两座海拔8000米的山峰。四月底,在距离海拔8091米的世界第十高峰——安纳普尔纳峰峰顶只剩三百多米的地方,张梁做出了下撤的决定。那一次,他还挽救了三名滑坠队友的生命。再次与死神擦肩,想到远在家乡的亲人朋友,惊魂未定的张梁在心里作出了放弃登山的决定,他甚至在山上录了一段视频向雪山话别“我热爱雪山,但我更热爱生命。安纳普尔纳峰将是我攀登8000米高峰的绝唱。再见,安纳普尔纳,再见,雪山。”
可这雪山绝唱和以往的每一次亲历生死一样,无论如何也扑不灭他心中那团小小的火焰。只不过三个月后,张梁成功登顶8034米迦舒布鲁姆Ⅱ峰的消息再一次让中国登山界沸腾,至此,他离“14座”的桂冠已经越来越近。
从雪山归来后,张梁开玩笑说,自己越来越像高海拔动物,在雪山神清气爽,下来之后反而有些醉氧。迦舒布鲁姆Ⅱ峰的惊险,虽然不如曾经直面生死的马卡鲁峰、安纳普尔纳峰,可艰难程度不减反增。要知道,没有任何一座8000米是容易的,加上巴基斯坦的登山配套条件与尼泊尔差了好远,各个营地之间超长距离的徒步也消耗了巨大体能,从雪山下来,张梁的体重一下子掉到了66公斤。
这一次登山给张梁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个十指都已经截肢的日本80后登山家,比起那些激进的攀登者,张梁显然是登山家中的理智派。他不会在计划不周全、准备不充分的时候登山,也绝不会尝试反季节攀登、无氧攀登、freesolo,他可以不带给家人报平安的卫星电话,但每次冲顶,他一定会带备份的手套、头灯、护目镜。“万一出点问题,任何细节都会送命。”
攀登到现在,“14座”理所当然成为了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不过张梁的态度依然是不强求,他不刻意追求这个目标,因为确保安全并享受登山的过程对他来说更重要;他也不在意被超越,因为登山不是竞赛。“登山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越是接近圆满,张梁似乎越想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最近一两年张梁迷上了航海,从深圳到三亚,他曾跟船在海上漂泊了48个小时,今年10月他计划征战泰王杯,明年计划环大西洋,最终的计划是航海环游地球。
除此之外,张梁还计划到台湾参加赛程超过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这些计划看上去都很“自虐”,对此张梁说“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走上高尔夫球场,我确实享受在绝望环境里,再逼一逼自己的乐趣。”
“我喜欢一些比较苦的东西,像马拉松、足球,这些能把自己体力、精神耗尽。”张梁表示,自己并不是要当苦行僧,而是“一辈子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一定要做一些能让自己骄傲的事情。很多人羡慕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我想说的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张梁今年50岁,他信奉日本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的那句名言:“5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小题1】张梁为什么被称为“雪山勇士”?
【小题2】文中说:“比起那些激进的攀登者,张梁显然是登山家中的理智派。”你从张梁的哪些事上可以感受到他的理智?
【小题3】张梁对人们期盼的攀登第十四座高山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用最简洁的六个字概括。
【小题4】“可这雪山绝唱和以往的每一次亲历生死一样,无论如何也扑不灭他心中那团小小的火焰。”请你说说“那团小小的火焰”指什么。
拖拖
张梁,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2000年开始登山,14年间,他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十座八千米雪山的攀登,成功徒步南极穿越北极,在地球的三个极点均留下身影。是继续冲击14座还是在50岁之际开始另一种冒险?他说,未来在哪儿不重要,活出真我才重要。
2014年,张梁攀登了两座海拔8000米的山峰。四月底,在距离海拔8091米的世界第十高峰——安纳普尔纳峰峰顶只剩三百多米的地方,张梁做出了下撤的决定。那一次,他还挽救了三名滑坠队友的生命。再次与死神擦肩,想到远在家乡的亲人朋友,惊魂未定的张梁在心里作出了放弃登山的决定,他甚至在山上录了一段视频向雪山话别“我热爱雪山,但我更热爱生命。安纳普尔纳峰将是我攀登8000米高峰的绝唱。再见,安纳普尔纳,再见,雪山。”
可这雪山绝唱和以往的每一次亲历生死一样,无论如何也扑不灭他心中那团小小的火焰。只不过三个月后,张梁成功登顶8034米迦舒布鲁姆Ⅱ峰的消息再一次让中国登山界沸腾,至此,他离“14座”的桂冠已经越来越近。
从雪山归来后,张梁开玩笑说,自己越来越像高海拔动物,在雪山神清气爽,下来之后反而有些醉氧。迦舒布鲁姆Ⅱ峰的惊险,虽然不如曾经直面生死的马卡鲁峰、安纳普尔纳峰,可艰难程度不减反增。要知道,没有任何一座8000米是容易的,加上巴基斯坦的登山配套条件与尼泊尔差了好远,各个营地之间超长距离的徒步也消耗了巨大体能,从雪山下来,张梁的体重一下子掉到了66公斤。
这一次登山给张梁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个十指都已经截肢的日本80后登山家,比起那些激进的攀登者,张梁显然是登山家中的理智派。他不会在计划不周全、准备不充分的时候登山,也绝不会尝试反季节攀登、无氧攀登、freesolo,他可以不带给家人报平安的卫星电话,但每次冲顶,他一定会带备份的手套、头灯、护目镜。“万一出点问题,任何细节都会送命。”
攀登到现在,“14座”理所当然成为了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不过张梁的态度依然是不强求,他不刻意追求这个目标,因为确保安全并享受登山的过程对他来说更重要;他也不在意被超越,因为登山不是竞赛。“登山要有耐心,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良好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越是接近圆满,张梁似乎越想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最近一两年张梁迷上了航海,从深圳到三亚,他曾跟船在海上漂泊了48个小时,今年10月他计划征战泰王杯,明年计划环大西洋,最终的计划是航海环游地球。
除此之外,张梁还计划到台湾参加赛程超过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这些计划看上去都很“自虐”,对此张梁说“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走上高尔夫球场,我确实享受在绝望环境里,再逼一逼自己的乐趣。”
“我喜欢一些比较苦的东西,像马拉松、足球,这些能把自己体力、精神耗尽。”张梁表示,自己并不是要当苦行僧,而是“一辈子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一定要做一些能让自己骄傲的事情。很多人羡慕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我想说的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张梁今年50岁,他信奉日本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的那句名言:“5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
【小题1】张梁为什么被称为“雪山勇士”?
【小题2】文中说:“比起那些激进的攀登者,张梁显然是登山家中的理智派。”你从张梁的哪些事上可以感受到他的理智?
【小题3】张梁对人们期盼的攀登第十四座高山的态度是怎样的?请用最简洁的六个字概括。
【小题4】“可这雪山绝唱和以往的每一次亲历生死一样,无论如何也扑不灭他心中那团小小的火焰。”请你说说“那团小小的火焰”指什么。
6.综合性学习- (共1题)
9.
综合性学习。
七(2)班学习了《老王》这篇课文后,开展了以“关爱弱者”为主题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下面的情节,填空。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选段出自《_____》,作者是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
(2)如果祥子是我们身边的一位不幸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渡过难关?
示例:______________
(3)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做好事反而遭诬陷的现象,比如救助被撞倒的老人,却被家人认为是撞人者。因此就出现了“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班学习了《老王》这篇课文后,开展了以“关爱弱者”为主题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下面的情节,填空。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选段出自《_____》,作者是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
(2)如果祥子是我们身边的一位不幸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渡过难关?
示例:______________
(3)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做好事反而遭诬陷的现象,比如救助被撞倒的老人,却被家人认为是撞人者。因此就出现了“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