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二调考试(语文)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0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8

1.选择题(共2题)

1.如图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架上不带电的枕形导体放在带负电的导体C附近,达到静电平衡后,下列对导体A端和B端电势判断正确的是 (    )
(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2.下列各组溶液,只要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化学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   )

2.诗歌鉴赏(共2题)

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上三峡

李 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注]①此诗作于唐乾元二年(759),诗人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途中。②黄牛,指黄牛峡,是巫峡的一段。
【小题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夹青天”句,既写出了巫山险峻,遮天蔽日的形势,也包含着诗人喟叹青天的形象。
B. “忽可尽”两句,并非说巴水可以行到尽头,而是写出了巴水纡曲,舟行迟迟的心情。
C.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写逆水行船十分艰难,夜航充满艰险,船行也更加缓慢。
D. “不觉鬓成丝”,写出诗人因船行缓慢而愁白了头,包含着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感受。
【小题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巫山夹青天”,着一“夹”字,山逼天仄,情趣盎然;“巴水流若兹”,摹山状水表现新奇之感。
B. “巴水忽可尽”,着一“忽”字,山回水转,尽在眼前;“青天无到时”,既写实又在写情。
C. 五、六两句既用互文笔法写朝暮赶路,又暗含时间的承续:早起赶路到晚上也没能走多远。
D. 七、八两句情景交融,既在描写景象,又在抒发感情,从中可体味出诗人悲愁愤懑的心境。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①繁。

(注)①花烬:世俗认为有喜事则灯结花。
【小题1】诗题为“日暮”,请结合前三联简要赏析此诗从哪些方面写“暮”?
【小题2】前人称“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请结合诗的尾联简要赏析诗的情感。

3.语言表达(共1题)

5.
仿照例句,选择另外的人物,写一段话。
例句: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月亮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黑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4.其他(共1题)

6.
文言文翻译。
(1)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信之,兼督内外。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2道)

    语言表达:(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