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39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各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是寡人之过也
B.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人无不立死者
D.沛公安在
2.
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的一句是(  )
A.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的比罐头还严密。
B.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C.一块块梯田平坦如镜子一般,一排排绿树迎着春风飘扬。
D.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黄包车在冷落的郊道上走,靠右不远是一条小河, ;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天野飞去。
①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 ②一些破陋的茅屋零落地蹲在对岸,
③一片宽广的荒场就在左边,     ④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
⑤荒草离离,一望无边。 ⑥极目是离离的荒草。
⑦荒场上不时有些玄青的乌鸦,停下来觅食;⑧有些玄青的乌鸦不时停下来,在荒场上觅食;
A.①③⑤⑧B.①④⑥⑦C.②④⑤⑦D.②③⑥⑧
4.
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4分)
熏风阵阵,一望无际的麦田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_ __
A.像铁骑驰骋在无边的草原。B.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C.像正在草坪上穿梭的剪草机。D.像列队正在扬帆出海的小船。
5.
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词的标题与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音韵相配合的乐调,二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
B.《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他爱情诗的代表作,在爱情失落之时,在苦闷和彷徨中,诗人用“丁香一样的姑娘”来表达他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C.“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形式上的束缚,不讲究格律,不讲究押韵。
D.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除《再别康桥》外,他的《沙扬娜拉》《礁石》《树》也很著名。

2.句子默写(共1题)

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荆轲和而歌, 。又前而为歌曰:“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荆轲刺秦王》)
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     。(***《沁园春·长沙》)
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戴望舒《雨巷》)
寻梦,撑一支长篙,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置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左传·宣公二年》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宰夫胹熊蹯不孰:通“熟”,煮熟。
B.不有初靡:没有
C.衮职有阙:过失。
D.使鉏麑之贼:强盗。
【小题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A.置畚投渤海之尾
B.赵盾、士季见手吾还也
C.则子继壮也
D.触槐死朝济夕设版焉
【小题3】下列各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则莫之继也
A.群臣侍殿上者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夫晋,何厌之有
【小题4】下列对文段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灵公作为君王却有着种种劣行,表面上说自己会改正,实际并没有变化。
B.赵盾和士季可以算是尽了臣子之职的贤相良臣。
C.宣子上朝前坐着打瞌睡,感动了刺客鉏麑,致使其因违抗君命而羞愧死去。
D.犯了过错就要及时改正,晋灵公是个反面例子。

4.材料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后来,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新生们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根据你对上述故事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