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按城市功能划分,A、B、C三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填字母)。(2)该城市在城郊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从城郊的角度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 。该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了 城市化现象。
(3)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在此资源基础上该地发展了钢铁工业,请从保护环境角度判断其布局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
(4)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比重不断上升。
(5)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_______、速度_______、城市化水平________。

(1)按城市功能划分,A、B、C三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填字母)。(2)该城市在城郊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从城郊的角度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 。该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出现了 城市化现象。
(3)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在此资源基础上该地发展了钢铁工业,请从保护环境角度判断其布局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
(4)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比重不断上升。
(5)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_______、速度_______、城市化水平________。
2.单选题- (共16题)
3.
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2008年9月25日,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中国湖南),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图回答题。

【小题1】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小题2】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小题1】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
C.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 D.地势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
A.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 B.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 |
C.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 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
5.

【小题1】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小题2】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
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
A.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 | B.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
C.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 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
6.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 |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
7.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
【小题2】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小题1】图中表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在大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
8.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图为2010年1月12日~2月12日海地人口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海地人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
【小题1】该时段内影响图中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
【小题2】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成为海地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其主要原因是美国 ( )

海地人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
【小题1】该时段内影响图中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 | B.国内战争 |
C.自然灾害 | D.开发国外资源 |
A.政治稳定 | B.经济发达 |
C.地广人稀 | D.气候温和湿润 |
9.
读某大城市功能分区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 )
【小题2】关于城市的功能分区,叙述正确的是 ( )
【小题3】若在该城建立一幢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楼房,应布局在 ( )

【小题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 )
A.同心圆形 | B.扇形 |
C.多核心式 | D.条带状 |
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 |
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
C.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
D.每个功能区只有一种功能 |
A.a | B.b |
C.c | D.d |
10.
阅读下面四幅图,回答下题。


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


四幅图中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分别改造的区位因素是 ( )
A.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
B.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
11.
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小题2】依图示信息可知农场分布在

【小题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稻种植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混合农业 |
A.澳大利亚 | B.加拿大 |
C.马来西亚 | D.阿根廷 |
12.
【小题2】当地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适的地点是
【小题3】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南风 | D.西南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钢铁厂 | B.造纸厂 | C.印染厂 | D.自来水厂 |
13.
某农业类型投入劳动力数量少,但商品率较高,其种植业与畜牧业所占比重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题。

【小题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小题2】提高该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小题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季风水田农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混合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 B.充分利用水资源 |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
14.
下图展示的是我国两种农事活动的场景。读图回答题。

【小题1】①、②所示农事活动分别是()
【小题2】①、②农事活动所在地区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小题3】①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小题1】①、②所示农事活动分别是()
A.①种小麦、②摘棉花 | B.①插稻秧、②采茶叶 |
C.①种青稞、②摘大豆 | D.①种玉米、②植桑养蚕 |
A.人口稀疏 | B.平原地形 | C.雨热同期 | D.工业发达 |
A.生产规模大 | B.产品商品率高 |
C.单位面积产量高 | D.机械化水平高 |
15.
读两类大宗货物海运线路示意图,据此同答题。

【小题1】若①②③表示甲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方向,则该原料最可能是
【小题2】若④⑤⑥表示乙国进口大宗农产品的运输线路,则这些农产品生产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小题1】若①②③表示甲城市从世界各地进口某类大宗工业原料的运输方向,则该原料最可能是
A.煤炭 | B.铁矿 |
C.铜矿 | D.稀土矿 |
A.④种植园农业⑤水稻种植业⑥地中海型农业 | B.④商品谷物农业⑤大牧场放牧业⑥混合农业 |
C.④地中海型农业⑤乳畜业⑥大牧场放牧业 | D.④商品谷物农业⑤大牧场放牧业⑥水稻种植业 |
16.
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题。

【小题1】该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小题2】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 )
【小题3】该地区的农业经历了“桑基、蔗基→果基、花基”的发展历程。引起“桑基、蔗基→果基、花基”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小题1】该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珠江三角洲 | D.四川盆地 |
A.市场需求 | B.技术条件 |
C.劳动力价格 | D.国家政策 |
17.
读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俄罗斯货物周转量最多的运输方式运输的货物可能是
【小题2】俄罗斯海运周转量少的原因是

【小题1】俄罗斯货物周转量最多的运输方式运输的货物可能是
A.煤炭与铁矿石 | B.石油与天然气 |
C.粮食与蔬菜 | D.木材与水果 |
A.海岸线短 | B.海岸线较长,但没有优良港口 |
C.经济落后,没有货物运输 | D.海岸线长,但因国土纬度高,海运价值不明显 |
18.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 B.劳动力成本低 |
C.淡水资源充足 | D.交通运输便捷 |
A.经济腹地更广 | B.科技实力更强 |
C.产业基础更好 | D.改革开放更早 |
3.选择题- (共10题)
20.如图
①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blank#}1{#/blank#}=∠{#blank#}2{#/blank#}= {#mathml#}{#/mathml#} ∠{#blank#}3{#/blank#},
②AE是△ABC的中线,则{#blank#}4{#/blank#}={#blank#}5{#/blank#}= {#mathml#}{#/mathml#} {#blank#}6{#/blank#},
③AF是△ABC的高线,则∠{#blank#}7{#/blank#}=∠{#blank#}8{#/blank#}=90°.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