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真题汇编-区域环境建设与资源综合开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3838

试卷类型:高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0/3/26

1.单选题(共5题)

1.
图5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5,完成16~18题。

【小题1】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
【小题2】(小题2)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干旱C.低温冻害D.滑坡、泥石流
【小题3】(小题3)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
2.
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自然资源质量差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3.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能源B.技术
C.原料D.市场
【小题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4.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5.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小题2】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选择题(共2题)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A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作用,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滑块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7.

{#blank#}1{#/blank#} 港是台湾海上运输的最大门户,台湾的第二大城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