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35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城市功能划分, A、B、C三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_______(填字母)。
(2)该城市在城郊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从城郊的角度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类,它们都属于资源__________。在此资源基础上该地发展了钢铁工业,请从保护环境角度判断其布局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约为 13.4O亿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7 390 万人, 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 年到 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190%,死亡率为0.71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477%。

材料二 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 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 7%, 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


材料三 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 2010 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1)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该问题大约在__________年开始出现,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应对提出合理的建议。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3.
读“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城市化水平,分析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_________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__________曲线。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__________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__________现象。
(4)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_________的发展水平。

2.单选题(共19题)

4.
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价格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D.土地利用效益
5.
读“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小题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的下风向D.靠近铁路
【小题3】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发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水岸名邸,上风上水D.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6.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A.空间情况优越B.矿产资源更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D.草场资源更丰富
【小题2】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A.①B.②C.③D.④
7.
读图,a、b、c分别表示65岁以上、15~64岁、0~14岁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70%  鼓励生育B.60%   计划生育
C.10%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
8.
下图是我国甲、乙两城市不同城区人口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城市发展进入
A.城市化阶段B.郊区城市化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小题2】导致甲、乙两城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
B.城市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的加快
C.城市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
D.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9.
近年来,重庆城市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下表示意2010年重庆市人口数及构成状况,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2010年重庆市65岁以上人口比例特征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
A.计划生育政策B.人口寿命延长
C.人口快速增长D.人口迁移
【小题2】全面放开二胎的人口政策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
A.人口增长速度长时间持续增加
B.带动养老需求的增长
C.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D.缓解劳动力人口抚养压力
10.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
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
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
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
11.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小题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广东B.四川C.湖南D.河南
12.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 (  )
A.与科技发展水平负相关B.与人口消费水平负相关
C.与资源负相关D.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无关
【小题2】某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承载人口为40万,耕地的承载人口为67万,森林的承载人口为42万,矿产资源的承载人口为115万,则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A.40万B.42万C.67万D.115万
13.

   下表为2007—2014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

年龄(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

700

800

45~59

1600

5000

25~44

2000

30 000

15~24

2400

27 500

0~14

640

5000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表中反映出的现象可导致(  )
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C.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加速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小题2】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文化因素B.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14.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确定,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3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是 (  )
A.①B.②C.③D.④
15.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小题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
16.

   下图中,我国南方某古镇位于河道西北侧,改革开放后新建城区位于河流东南侧。读该城市空间用地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古镇临河布局的优势在于(   )
①便于取水用水
②利用河道运输
③亲水景观集群
④利于开发水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中工业区建设的区位优势不包括(   )
A.矿产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对城区污染小D.土地成本低
17.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a、b、c、d分别代表不同地块的地租,它们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a、b、d、cB.a、b、c、d
C.b、d、a、cD.d、a、b、c
【小题2】图例①②③④所代表的主要功能区排列正确的是(   )
A.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外围商业区、工业区
B.外围商业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外围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外围商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
18.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例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例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从接近消费人群考虑最好选在 (  )
A.①B.②C.③D.④
19.
读“某城市某功能区内的地铁分时段日均客运量统计图”,完成小题。

【小题1】根据客流量的时段统计,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
A.高级住宅区B.电子工业区
C.中心商务区D.低级住宅区
【小题2】关于该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工厂企业集中B.地租昂贵
C.环境污染严重D.文化教育发达
20.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阴影为城区,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图中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该城的化工区应规划在 (  )
A.甲B.乙C.丙D.丁
21.
下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自然区位条件不包括( )
A.地形B.矿产
C.河流D.气候
【小题2】1985到2000年,该地区( )
A.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B.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减小
【小题3】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口增长率的快速提高B.迁入人口的大量增加
C.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D.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
【小题4】据统计,R城(上海)中心区人口数量减少,近郊区人口增加明显。该现象可能( )
A.延缓城市化进程B.加重城市环境污染
C.促进郊区经济发展D.加大城乡发展差距
22.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

城市

教育设施水平

星级酒店

汽车交易市场

大型超市

地铁里程

高中2所

0个

0个

2个

0公里

国家重点大学26所

160个

58个

318个

440公里

一般大学2所

4个

1个

16

0公里

国家重点大学4所

72个

33个

274个

236公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城市等级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D.乙、丁、丙、甲
【小题2】四城市中,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3.选择题(共6题)

23.

比较句子,理解词语。

①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②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 教室里很安静。

比较这两句话,哪句好?好在哪里?

24.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25.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26.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blank#}1{#/blank#}。如图所示,俊俊同学能听到同桌同学轻扣桌面的声音,说明 {#blank#}2{#/blank#}可以传声。

27.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blank#}1{#/blank#}。如图所示,俊俊同学能听到同桌同学轻扣桌面的声音,说明 {#blank#}2{#/blank#}可以传声。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化学变化中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