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黑冠长臂猿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主要实验动物,它仅见于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因人类的捕杀,海南岛现存仅30多只,主要生活在坝王岭林区。
材料二 根据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登载的数据,目前全世界濒危动物已经达到10 954种,其中动物达5 423种,植物达5 531种。以动物为例,全世界现存鱼类的1/3、哺乳类和爬行类动物的1/4都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此外,与1996年统计数据相比,全世界生存受到威胁的鸟类已经从2 059种上升到2 133种,哺乳类动物从1 978种上升到2 133种,爬行动物从407种上升到454种。
(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问题是什么?
(2)以海南黑冠长臂猿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和人类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INCLUDEPICTURE "C:\\Q32.TIF" \* MERGEFORMATINET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1~8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_________为主,冬季采暖季长,重工业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____________污染最为突出。
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平方千米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

(1)按照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______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从协调人地关系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有利因素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不利因素________。
2.单选题- (共24题)
【小题1】下列环境问题,可能由酸雨直接引发的是 ( )
A.全球海平面上升 | B.南极企鹅患白内障 |
C.水土流失 | D.森林大面积枯萎死亡 |
A.使用低硫燃料 | B.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
C.减少使用氟氯烃化合物作为制冷剂 | D.安装烟道脱氮技术 |
【小题1】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 | B.平流层气温降低 | C.酸雨区面积缩小 |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
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 | D.严格控制发达国家CO2的排放量 |
A.物种退化 |
B.全球变暖导致其生存环境恶化 |
C.人类过度采摘,使其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
D.人类对其合理利用 |
【小题1】青海湖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湖岸相连而成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 ( )
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
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
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
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
①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草还林措施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亿亩,其中1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对我国土地资源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还有大面积的宜耕、宜林荒地待垦用 | B.耕地和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
C.东南地区耕地广,西北地区林地广 | D.南方平原降水多,故水田集中 |
A.烧荒导致土地荒芜 | B.水土流失导致表土损失 |
C.灌溉不当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化 |

【小题1】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水土流失 ③赤潮 ④沙尘暴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③城市开发区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
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世界最大的石油企业之一壳牌石油公司宣布,该公司已经与中国宁煤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研究在我国宁夏建设预计年产近350万吨油品的煤制油企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在宁夏建设煤制油企业生产石油的替代品,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A.煤制油需要大量用水,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 | B.当地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
C.造成当地用煤减少,能源供应紧张 | D.当地的酸雨危害加重 |
A.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油可以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紧张局面 |
B.煤制油能从长远解决世界能源危机 |
C.煤制油不会产生温室效应 |
D.煤制油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
【小题1】我国煤矸石排放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产”出非常多的煤矸石 |
B.我国煤矸石储量丰富 |
C.我国煤炭品位低,含炭成分大 |
D.我国众多小煤矿的乱采乱挖 |
A.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 |
B.日晒下长期堆放会自燃,排放的CO2、SO2等气体污染大气 |
C.淋雨后的滤液渗到地下,会污染土壤及地下水 |
D.大量煤矸石的长期堆放会诱发地质灾害 |
A.矿区复垦回填矿坑 | B.用做铺路石,修建道路 |
C.生产煤矸石砖 | D.对煤矸石进行选洗,取出其中的含炭成分 |
【小题1】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 |
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 |
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
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 |
A.缺水国家应从富水国家直接进口水资源来弥补不足 |
B.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贸易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
C.发展中国家应积极生产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 |
D.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它仅指农产品中的含水量 |
【小题1】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
B.缓解山东东部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
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
【小题1】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150~500 m |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
D.海平面将上升10~95 cm |
①全球陆地面积缩小 ②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③中纬度耕作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④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蒸发加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
C.生产工艺水平低 |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
【小题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
A.中国 | B.美国 |
C.埃及 | D.沙特阿拉伯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
A.限制利用 |
B.实现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能源 |
C.禁止开采 |
D.加快勘探开发,扩大开采量 |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B.科技的进步 |
C.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不协调 |
D.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 |
A.水土流失 | B.酸雨 |
C.全球气候变暖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A.这三幅漫画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只能是对立的 |
B.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都是原生环境问题 |
C.生物在地球上已无法生存 |
D.图中反映了全球气温升高、森林被严重破坏、臭氧层遭到破坏等环境问题 |

【小题1】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
A.滑坡、泥石流 |
B.地震、海啸 |
C.台风、寒潮 |
D.土地荒漠化、酸雨 |
A.土壤污染 | B.水土流失 |
C.地震 | D.生物物种锐减 |
A.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 |
B.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C.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
D.积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
【小题1】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高山冰雪融水量的减少 |
B.工矿交通建设 |
C.过度的樵采、放牧和农垦活动 |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①退耕还牧 ②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增加灌溉面积 ③确定合理载畜量 ④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⑤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⑥开展大规模人工降雨 ⑦融冰化雪
A.①②③ | B.②③⑥ |
C.④⑤⑦ | D.①③④ |
A.沿海防护林绿化工程 |
B.“三北”防护林工程 |
C.太行山沿线绿化工程 |
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 ②生态环境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 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模式
A.①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④ |

【小题1】甲和丙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 )
A.寒潮 酸雨 | B.酸雨 水土流失 |
C.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 D.土地荒漠化 寒潮 |
A.森林覆盖率高 | B.地形 | C.降水丰沛 | D.纬度位置 |
A.改进种植制度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退耕还牧 |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 |
B.西部地区降水多而集中 |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
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
“地球之肾”。湖泊、沼泽、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等都属于湿地范畴。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关于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湿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 ②为了增加当地种植业收入,应将天然湿地围垦造田 ③在湿地生态环境中,水生植物、鱼类及软体动物、鸟类等形成食物链 ④湿地的减少对当地的气候、蓄洪防洪有影响,但不会对污染物降解产生影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
C.海水的堆积作用 | D.河流的堆积作用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 ②渤海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 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 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 | B.③④⑤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小题1】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酸化 | D.物种灭绝 |
A.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
B.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
C.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
D.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

【小题1】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3.选择题- (共2题)
“潇湘”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铁快速生锈进行了创新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下图.
实验操作如下:
①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
②用锥形瓶收集一瓶氧气,塞上胶塞.在烧杯中倒入少量滴有红墨水的水(水不要加太多,没过导管末端即可).
③打开胶塞,向锥形瓶中快速加入4mL饱和食盐水、2g铁系脱氧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塞上胶塞,捏住乳胶管,轻轻摇晃锥形瓶,使悬浊液均匀挂在锥形瓶内壁上.
④将导管放入烧杯中.1分钟后,观察到导管中红色液柱高度超过25mm,锥形瓶内壁呈红褐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