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甲地发展农业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与图示同纬度地区相比,乙地区春播时间较________(填“早”或“晚”),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3)伊春市是我国著名的家具产地,其家具制造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
(4)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为此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下图为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过度樵采占32.7%;过度放牧占30.1%;过度开垦占26.9%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占10.3%。

(1)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与上图相应的空格内序号对应关系是:(填字母)
a.地表疏松的沙质沉积物b.湿润地区c.风力作用为主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
(2)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导致荒漠化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4)你认为治理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材料一 下左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右图是山西省在全国位置图

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哪些?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传统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2.单选题- (共15题)

【小题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清洁能源比重上升 | B.原油比例大幅下降 |
C.煤炭消费总量下降 | D.能源类型逐步减少 |
①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②能源需求总量下降
③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常规能源利用率将下降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
④该模式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小题1】图示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科技发达 ④廉价水运 ⑤经济基础好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④ |
①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②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③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④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新华社巴西利亚2009年9月17日电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巴西政府17日宣布,拟立法严禁增加甘蔗种植面积,以保护亚马孙雨林免遭进一步砍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 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 D.开辟大型农牧场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 |
B.任何区域都有明确的分界线 |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与其他区域不发生联系 |
D.区域内的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A.区域面积的大小 | B.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 |
C.区域年降水量的多少 | 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小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A.Ⅰ、Ⅱ、Ⅲ B.Ⅱ、Ⅰ、Ⅲ | B.Ⅲ、Ⅱ、Ⅰ | C.Ⅰ、Ⅲ、Ⅱ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增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 B.水土流失、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
C.人口增加、水土流失、滥伐森林 | D.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①②⑤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小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 | B.b | C.c | D.d |
A.a—枯枝落叶 | B.b—土壤 | C.c—生物 | D.d—供给养分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A.食品工业 |
B.高耗能工业 |
C.农产品加工工业 |
D.高新技术工业 |

【小题1】造成罗布泊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湖面蒸发加剧 | B.塔里木河中上游不合理的用水 |
C.沙地广布,湖水大量下渗 | D.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 |
A.盐碱化减弱 | B.生物多样性减少 |
C.昼夜温差增大 | D.空气湿度增加 |
梯级开发是一种常见的河流水力资源开发方式。下图是河流梯级开发的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流量较大
②流速较慢
③落差较大
④多峡谷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减少库区泥沙的淤积 | B.削减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 |
C.增加入海的年径流量 | D.增大附近地区的昼夜温差 |

【小题1】开垦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场 |
当大家还在讨论共享单车时,共享电单车已悄然来到我们如皋市民身边!目前,已有近千辆共享电单车在如皋市区投放使用。
下图为市区某共享电单车的一处投放点,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共享电单车运营商在运营中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GIS
②R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②节省资源、减轻城市污染
③可替代城市公共交通
④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于2017年9月6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
②森林破坏
③过度樵采
④过度农垦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夏季风有关 |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
C.在牧区多掘水井以增加水资源 | D.退耕还牧,合理限制载畜量 |
3.选择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