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下表,完成有关问题。
(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四个地区中,工业相对发达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3)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A | 5408.8 | 1.6 | 47.4 | 51.0 | 40627 |
B | 11674.4 | 8.8 | 50.2 | 41.0 | 14908 |
C | 4340.9 | 19.5 | 40.0 | 40.5 | 6565 |
D | 1180.0 | 23.8 | 40.2 | 36.0 | 3140 |
(2)四个地区中,工业相对发达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3)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3题)
2.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小题1】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
3.
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 |
B.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
C.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 |
D.“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