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294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风沙活动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后来采取了下图的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据调查发现,图中这片位于宁夏平原南端的绿洲部分地区退化严重。


材料二: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工具从中部插下约15厘米,并使草的两端翘起,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每隔几年,草方格要进行维护或者重新铺设。该工程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推测部分绿洲退化的可能原因。
(2)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
(3)鉴于草方格沙障优良的治沙功能,有人建议可在西北大规模发展,你是否支持,并说明理由。
2.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该地区主要气候类型为 ;乙为我国     地区。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

(3)制约甲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为什么能保存下来大面积的热带雨林?
简述热带雨林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
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2.单选题(共13题)

4.
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中,其根本原因是
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5.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保护海岸
C.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小题3】【小题4】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①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②诱发河流凌汛现象   ③结冰期延长    ④河道淤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   )
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②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小题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  )
A. 草地减少—过度开垦 B. 耕地增加—草地退化
C. 荒漠扩大—水土流失 D. 森林减少—矿山开采
【小题2】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河口海岸线后退 ③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④通航能力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3S技术具有海量、多时空大数据的特点,在城市智慧管理和对大众的智能服务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列选项中地理信息技术做不到的是
A.统计城市的经济增量B.监测高铁与桥坝形变
C.监测农作物长势情况D.监测城市的地表下沉
9.
关于遥感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是人们利用肉眼对地面事物进行感知
B.遥感是人们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对遥远的宇宙事物进行感知
C.遥感的关键装置是航空器或卫星
D.遥感技术能监测洪涝灾害的发展变化,便于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
10.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的优点是
①获取资料快   ②受地面限制少  ③获取信息量大  ④监测范围广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1.
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内蒙古高原B.沙漠化—华北平原
C.红漠化—南方低山丘陵D.石漠化—长江中下游平原
12.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C.干旱地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小题2】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13.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14.
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     
①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②耕地面积减小 ③粮食产量持续减少 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
南美洲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热带原始森林,该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土壤肥沃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16.
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B.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C.人口增长和贫困D.商业性伐木和开辟大型农场

3.选择题(共2题)

17.

利用简便方法计算:391314×(﹣14)

18.

下列光学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