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 m)开始攀登山峰,是旅游者参加太白山生态旅游,徒步登山的主要路线。
(1)旅游者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高山草甸。当旅游者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________所造成的。(3分)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____℃,因此,旅游者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旅游者到达3 400 m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旅游者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确定方位。
(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大熊猫,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______。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旅游者发现北坡某处有许多碎石,如果你是导游,你应提醒游客注意哪些问题?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 m)开始攀登山峰,是旅游者参加太白山生态旅游,徒步登山的主要路线。
(1)旅游者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高山草甸。当旅游者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________所造成的。(3分)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____℃,因此,旅游者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旅游者到达3 400 m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旅游者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确定方位。
(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大熊猫,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______。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旅游者发现北坡某处有许多碎石,如果你是导游,你应提醒游客注意哪些问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浙江乌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一条流水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水中不时有乌篷船依呀往返;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1)简述乌镇发展旅游业的地理区位优势。
(2)分析该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之处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材料 浙江乌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一条流水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水中不时有乌篷船依呀往返;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


(1)简述乌镇发展旅游业的地理区位优势。
(2)分析该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之处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3.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下图是南京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被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和可达机会(旅游者经济能力范围内的旅游目的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
(2)指出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
(3)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什么得以提高?

(1)写出感知程度最高的前4个旅游地及其主要旅游吸引物。
(2)指出旅游者的可达机会与距离的关系。
(3)分析图中旅游地的特点可知,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主要靠什么得以提高?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厘岛位于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岛东侧,北部地势较高。气候属于热带海岛型气候,气候常年炎热,全年平均温度约28 ℃,气温的垂直差异明显;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为雨季,其它时间为旱季。地处热带,紫外线甚强,蚊蝇较多。

(1)到巴厘岛旅游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月。
(2)为了安全,到巴厘岛旅游需要自备哪些物品。
巴厘岛位于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岛东侧,北部地势较高。气候属于热带海岛型气候,气候常年炎热,全年平均温度约28 ℃,气温的垂直差异明显;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为雨季,其它时间为旱季。地处热带,紫外线甚强,蚊蝇较多。

(1)到巴厘岛旅游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月。
(2)为了安全,到巴厘岛旅游需要自备哪些物品。
5.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交通及旅游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集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和生物景观于一体的全国著名景点有A________、B________等。
(2)在规划B旅游地的旅游活动规模时,最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A、B、C景区均为我国重点游览区,为进一步发展A、B、C三地及相邻地区的旅游业,铁路部门欲完善该区域的铁路运输网。请在图上用线画出你认为要新建的铁路线。

(1)图中所示区域,集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和生物景观于一体的全国著名景点有A________、B________等。
(2)在规划B旅游地的旅游活动规模时,最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A、B、C景区均为我国重点游览区,为进一步发展A、B、C三地及相邻地区的旅游业,铁路部门欲完善该区域的铁路运输网。请在图上用线画出你认为要新建的铁路线。
2.单选题- (共5题)
6.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制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口成为生态特色城市是因为(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临海,水源充足 ③起步晚,规划较好
④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 ⑤经济基础好
【小题2】苏州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
【小题1】海口成为生态特色城市是因为(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临海,水源充足 ③起步晚,规划较好
④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 ⑤经济基础好
A.①⑤ | B.②⑤ | C.④⑤ | D.③④ |
A.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 B.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
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 D.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
7.
【小题1】“峡谷幽深,峻岭逶迤”是对大香格里拉地区地形特征的真实写照,对这一景观的欣赏应
【小题2】将“大香格里拉”打造成世界精品景区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3】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色独特迷人,下列旅游资源在该区不能见到的是
大香格里拉地跨东经94°~102°,北纬26°~34°核心区域,地处四川、云南、西藏自治区三省区结合部。这里有着巍峨圣洁的雪山、广阔无垠的草原、蜿蜒曲折的河流、宁静优美的湖泊、金碧辉煌的庙宇、虔诚而朴实的牧民、成群的牛羊……自然风光在地球上独树一帜,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独特财富。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峡谷幽深,峻岭逶迤”是对大香格里拉地区地形特征的真实写照,对这一景观的欣赏应
A.选择观赏位置 | B.把握观赏时机 |
C.抓住景观特点 | D.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A.人文景观的丰富性 | B.对外联系的快捷性 |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 D.自然景观的独特性 |
A.皑皑的雪山 | B.奔腾的河流 | C.寂寂的戈壁荒漠 | D.浓郁的民族风情 |
8.
古诗云:“一队风来一队沙,有人行处没人家”,该地区景观独特,但前来观光的游客比较稀少,主要原因是( )
A.地区接待能力弱 | B.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有限 |
C.交通闭塞,进出不畅 | D.市场距离遥远 |
9.
“好客山东”( Friendly Shandong),是对山东旅游最生动、最直接的信息传递,成为推动山东旅游快速发展的文化品牌。旅游者会通过这种标志,对山东的旅游情况产生美好的想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文化圣地、历史名城—曲阜近几年接待的游客中,绝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说明( )
【小题2】下图为山东省四处著名旅游景观,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中提示了泰山作为世界遗产的( )

【小题1】文化圣地、历史名城—曲阜近几年接待的游客中,绝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说明( )
A.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 B.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
C.旅游方式的多样化 | D.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

A.甲属于地质地貌景观类型 |
B.乙因其科学价值而吸引游客 |
C.丙的观赏需洞悉文化定位 |
D.丁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 |
A.美学价值 | B.历史文化价值 |
C.科学价值 | D.经济价值 |
10.
“3N”是一种全新的静态旅游模式,它避开了拥挤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到森林、草原、深山、河谷、湖畔等大自然中去,在目的地安营扎寨,住上几天,让心灵沐浴在真正的大自然(Nature)中,沉浸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完美关系的怀恋(Nostalgia)中,从而使自己的精神融入人间天堂(Nirvana)。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3N旅游”,从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上看,属于( )
【小题2】节假日期间,由于旅游景点过分拥挤,给当地造成的影响最大的是( )
【小题3】“3N旅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
【小题1】“3N旅游”,从旅游活动的发展过程上看,属于( )
A.古代旅游 | B.近代旅游 |
C.现代旅游 | D.大众旅游 |
A.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 | B.造成环境污染 |
C.影响当地的治安状况 | D.破坏当地的公共设施 |
A.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 | B.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
C.综合感受,发挥想象 | D.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