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27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4

1.综合题(共4题)

1.
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称为灰霾。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城市近10年灰霾出现频率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灰霾日出现最少的季节,并分析原因_____。
(2)说明大城市应对灰霾天气的防治措施_______。
2.
【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湖北省黄冈市区的遗爱湖由东湖、西湖和上、下菱角湖组成,是紧邻长江的内陆封闭型水域,水面2. 93平方千米,面积比南京的玄武湖和杭州的西湖都要大。她曾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遭受严重污染。自2006年以来,黄冈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累计拿出超过8亿元资金时湖泊进行治理。如今,遗爱湖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虽然经进大力治理,水质得到大幅改善,但水质状况仍不客乐观。
(1)试说明遗爱湖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对黄冈市区的生态意义。
(2)为改善水质,除截留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建污水处理厂、限制养殖等措施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3.
材料一:亚洲鲤鱼来自东南亚和中国。20世纪70年代,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用于清除池塘中泛滥成灾的藻类和其他植物。由于洪水的原因,亚洲鲤鱼最后跑到了密西西比河中,它们在那里得以快速生长和繁殖,本土鱼类又很难与其竞争。随后,亚洲鲤鱼不断北上,最近在密歇根湖中也发现了亚洲鲤鱼的踪迹,直逼美国动植物的庇护所——五大湖区。这引起了不少美国民众的恐慌,一旦这些鱼进入美国鱼类主产区—五大湖区,该地渔民赖以生存的鲑鱼捕捞将会受到重大影响,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
材料二:美国本土亚洲鲤鱼的入侵示意图(下图)(阴影部分为主要入侵河段)

(1)请根据材料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本土水域大量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____。
(2)面对不断逼近的亚洲鲤鱼,当地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五大湖区原有物种_____。
4.
(10分)(地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得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2.单选题(共26题)

5.
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  )。
A.提高汽车燃烧效率B.降低汽油成本C.铅资源短缺D.避免重金属污染
【小题2】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有(  )。
A.物理法B.卫生填埋C.堆肥法D.传播途径控制
【小题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均属于(  )。
A.环境保护基本法B.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C.环境保护行政法规D.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6.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6月1日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内罗毕通过,我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公约》在我国(   )
①具有法律效力②负有相同的国际义务③构成我国环境法规体系④是制定《宪法》的依据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小题2】为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而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是(   )
①《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②《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条约》③《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章程》④《京都议定书》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
7.
读漫画 “把云留住”,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地盐碱化   B. 大气污染
C. 森林破坏 D. 温室效应
【小题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同一性
8.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A.受温室效应影响
B.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小题2】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的是
A.禁止使用私家车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9.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各题。

【小题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小题2】修筑梯田显著的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
10.
木子树,又名乌桕,属落叶乔木,是一种常见的乡土树种。木子树也是一种色叶树种,叶色红艳夺目,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根皮、树皮、叶可入药;种子外被之蜡质,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供油漆、油墨等用,经济价值极高;其木质较坚硬,是一种优良木材。读上述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木子树所属自然带的类型应该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热带雨林
【小题2】黄冈市某县一村镇有一大片年代比较古老但结果率较低的木子树。为了发展乡镇经济,该村镇对其最佳的利用方式是(   )
A.卖给私人个体砍伐掉作为生活能源使用
B.妥善经营,为相关企业提供制药、香皂、油漆等原料
C.因木质优良,质地坚硬可作为经济林木培育
D.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发展地方旅游业
11.
《2002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之前耗尽。这份报告除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现状外,还根据每个国家人口数量和各国自给自足能力的平衡关系,计算各国的“生态脚印”大小,换言之,也就是指各国消耗资源时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冲击程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在地球上留下最大“生态脚印”的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段材料说明了“地球资源”的特点是(  )
A.极易被破坏B.利用潜力大C.数量是有限的D.再生能力差
【小题2】“生态脚印”说明(  )
A.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B.人们对环境规律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范围不能继续扩大和加深
D.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小题3】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生态脚印”大,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
A.发展速度快B.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太小
C.资源消费量大D.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1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在日本冲绳以南20~100英尺深的海底竟然存在着像谜一般的远古建筑体,科学家将它称为“失落的文明”,一些持怀疑态度的研究员却猜测这种大型、有序排列的建筑很可能源于自然形成。

【小题1】如果这些远古建筑属于“失落的文明”,则按环境的属性分属于(   )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聚落环境D.古代环境
【小题2】如果这些大型、有序排列的建筑源于自然形成,按环境的空间尺度分,属于(   )
A.水环境B.地质环境C.聚落环境D.古代环境
13.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   )
①短期经济效益 ②长期经济效益 ③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   ④农耕地的比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通过实验方案的对比,在该生态脆弱区(   )
A.侵蚀量大的方案短期效益好B.经济效益在短期和长期表现一致
C.果园比农耕地的环境效益差D.果园比林地的环境效益优
【小题3】对该区域的调整方案,说法正确的是(   )
A.I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降水量大,多暴雨
B.Ⅱ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C.III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产业链延伸
D.三种方案的草地比重都比较大,说明该地降水少,属于绿洲农业
14.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5.
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上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
①为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场所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人工生态浮岛能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其原因是(   )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④浮岛遮蔽阳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
一般在海河交汇处,当淡水与海水相遇时,淡水会自然地向海水渗透并产生渗透压,这种能量被称为“盐差能”。“水压塔渗压系统”(乙图所示)为“盐差能”开发的实验方案之一。荷兰阿夫鲁戴克大坝(见甲图)中段的首家“盐差能”实验电厂已于2014年11月底发电。半透膜是盐差能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渗透压力的作用淡水从半透膜向水压塔内渗透,使水压塔内水位升高。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从塔顶的水槽溢出,冲击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组发电。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荷兰“盐差能”蕴藏量丰富,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洋流的增温增湿B.地势低洼C.海岸线平直D.河流多且流量稳定
【小题2】与荷兰的风力发电相比,“盐差能”发电的优势在于(   )
A.受天气影响小B.占地面积大C.造价低D.清洁可再生
17.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能源,见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甲乙丙丁四种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最易引发酸雨危害的是(   )
A.丙B.丁C.甲D.乙
【小题2】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
A.乙、bB.丁、cC.乙、dD.丙、d
18.
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发上,应该(  )
①从国情出发,继续大力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
②优先发展核电,尤其在西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其适应性强的特点
③北方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南方农村充分挖掘水能
④限制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 
⑤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
A.②④B.①⑤C.②③D.③④
19.
读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气候条件较好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D.接待能力较强
【小题2】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A.气候环境的差异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D.环境容量的差异
20.
永定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它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土楼遍布该县的每个乡村,它们布局合理,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永定土楼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
A.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
B.地形平坦,森林茂密
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D.土质黏重,降水较多
【小题2】客家土楼是民居建筑,主要功能是居住,但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这说明了旅游资源的(  )
A.多样性B.非凡性C.可创造性D.永续性
【小题3】客家土楼按旅游资源的分类应属于(  )
A.地文景观B.遗址遗迹C.水文景观D.建筑与设施
21.

   《解放日报》2007年4月12日讯“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最早推出的旅游线路之一,长期以来处于不愠不火的境地。国家旅游局日前宣布,《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开始启动,随着这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丝绸之路”旅游将被打造成拥有强大产品支撑的国际品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合理的旅游规划能够
①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②增强旅游景区的吸引力 
③提高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④彻底避免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意义不包括
A.提升该旅游景区的品位B.扩大该旅游景区的规模
C.提高该旅游景区的效益D.开发该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
22.

   文人墨客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绝句,恰如其分地吟出了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意境,提升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受黄山,天下无山”说明黄山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旅游资源
B.“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说明泰山是纯粹的人文景观
C.“不到长城非好汉”说明长城是寄托人们信仰的宗教性质的人文景观
D.“碧莲玉笋世界”说明旅游资源能反映一地的历史文化
【小题2】山东威海在宣传其重要的旅游胜地刘公岛时,使用的广告语是“刘公岛,不仅仅是岛”,这句话暗含该旅游资源(   )
A.位置相对稳定B.可永续利用
C.丰富多样D.未经人类开发
23.

   “3N”是一种全新的静态旅游模式,它避开了拥挤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到森林、草原、深山、河谷、湖畔等大自然中去,在目的地安营扎寨,住上几天,让心灵沐浴在真正的大自然(Nature)中,沉浸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完美关系的怀恋(Nostalgia)中,从而使自己的精神融入人间天堂(Nirvana)。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节假日期间,由于旅游景点过分拥挤,给当地造成最大的影响是
A.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B.污染景区内环境
C.影响治安状况D.破坏公共设施
【小题2】“3N旅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
A.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B.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C.综合感受,发挥想象D.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24.
横店影视城坚持“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随着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旅游产品的升级,横店影视城已成为新的旅游目的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横店影视城不断挖掘景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其主要目的是(  )
A.营造景点的历史文化属性B.承接更多的影视作品
C.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游览D.提升景点的知名程度
【小题2】有关横店影视城旅游业的发展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①增加外汇收入②提供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繁荣④优化产业结构⑤带来治安隐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小题3】有关旅游活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际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增加了旅游客源国的外汇收入
B.发展入境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发展旅游业是解决社会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D.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不同地区间的人们彼此增进了解,扩大了交流
25.
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回答18小题。“马穿山径菊初 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 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小题1】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B.甲丙C.丙丁D.乙丁
【小题2】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沉积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变质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材料二:白色旅游是以欣赏冰雪景观、从事冰雪运动为主的旅游活动。
【小题1】某同学想选择参与主题形象为“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红色旅游活动,他应该选择哪一省为旅游目的地?(   )
A.贵州B.黑龙江C.陕西D.山东
【小题2】下列旅游活动,不属于白色旅游范畴的是(   )
A.暑期某同学登天山,赏雪山冰川B.科学家测珠峰高度时在冰雪中穿行
C.在哈尔滨观赏冰D.春节期间,在北京密云滑雪.攀冰
27.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而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徐霞客两次游黄山,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黄山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下图为黄山的奇石、云海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提高审美能力是进行旅游景观欣赏的条件之一,上面右图反映了黄山云海的
A.形式美B.色彩美C.动态美D.朦胧美
【小题2】在观赏仙人指路这一地貌景观时,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应
A.优选观赏角度B.把握观赏时机C.品味文化内涵D.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
28.
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   )
A.遵纪守法  B.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C.废物装进垃圾袋  D.在文物古迹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以示纪念
【小题2】下列行为中可有效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是(   )
A.为方便随地乱扔垃圾B.攀折旅游景点中的花草树木
C.猎取旅游景区中的野生动物,以获取食物   D.定期开放旅游景点,设置最多游览人数的限制
【小题3】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旅游要尽兴,不必在乎繁文缛节   B.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2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假日经济”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②“假日经济”说明我国人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
④“假日经济”体现了外因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0.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全力打造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其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湖北、重庆、湖南、贵州四个省市。这也是中国首次以一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进行国家级规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各组省区中,均与三峡大坝所在省级行政区直接相邻的是(  )。
A.黔.渝.陇B.川.鄂.秦C.湘.桂.赣D.渝.皖.豫
【小题2】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主要是因为发展旅游业(  )。
A.产生的污染较少B.属于第三产业C.投资少,收效快D.没有烟尘污染
【小题3】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选择题(共1题)

31.

1928年4日,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