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小题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8-08 11:29: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潍坊市的现代果蔬产业发展是全国的典范,其中昌乐庵上湖村的无公害蔬菜尤为突出。昌乐庵上湖村以“安全果蔬”“放心果蔬”为切入点,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销售,不允许个人乱用药,从而保证瓜菜品质,蔬菜的价格虽然远高于市场价,但仍然深受人们喜爱。庵上湖村无公害蔬菜在利于消费者健康前提下获取高利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同类题2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下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1980年
1990年
2005年
消费构成
石油(PJ)
546
355
350
煤炭(PJ)
241
328
165
天然气(PJ)
0
82
192
可再生能源(PJ)
24
50
130
能源自给率(%)
5
52
156
CO
2
排放(万吨)
5 310
5 270
4 940
材料三: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
(1)依据材料一,描述丹麦的地理位置。
(2)分析丹麦可再生能源类型(至少两种)。
(3)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同类题4
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同时产生12.44吨酒糟、0.75吨二氧化碳和0.004吨杂醇油等。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 )
A.动力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市场导向型工业
【小题2】图示产业联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
③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
④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同类题5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清洁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自然选择。读传统经济流程和循环经济流程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种经济流程的最大区别是( )
A.向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不同
B.从自然中获取的资源数量不同
C.产品的经济效益不同
D.投入的多少不同
【小题2】在循环经济流程中,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 )
A.从资源开发环节评估
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
C.从废弃物排放情况评估
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