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在 M、P、Q 三地中 最可能是高级住宅区,简要说明原因。
(3)近年来该城市大力发展雨水收集工作,简述该措施的意义。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示意图”,统计显示近年来有数十万人迁入该城市。

材料二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收集并进行处理后达到使用标准的系统,主要收集屋顶雨水和地面雨水。在目前我国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加重、城市内涝加剧的情况下,将雨水收集并利用势在必行。
(1)说明人口大量迁入对该城市造成的不利影响。(2)在 M、P、Q 三地中 最可能是高级住宅区,简要说明原因。
(3)近年来该城市大力发展雨水收集工作,简述该措施的意义。
2.
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古吉拉特邦位于印度西海岸,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南部是印度主要的稻米产区之一。2010年后工业发展迅猛,经济发展速度早已超越印度的平均水平,被誉为“印度的广东”。该邦的主要制造业有石油、化工、工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宝石和珠宝,以及医药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著名公司纷纷在萨纳恩德工业区建厂建仓库。下列图表分别示意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位置及2017年我国广东省和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对比表。


(1)评价古吉拉特邦南部种植水稻的气候条件,并简述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2)指出与中国广东省相比,古吉拉特邦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古吉拉特邦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的原因。
(4)简述大量跨国公司集中布局于萨纳恩德工业区的优点。
古吉拉特邦位于印度西海岸,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南部是印度主要的稻米产区之一。2010年后工业发展迅猛,经济发展速度早已超越印度的平均水平,被誉为“印度的广东”。该邦的主要制造业有石油、化工、工程、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宝石和珠宝,以及医药等。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著名公司纷纷在萨纳恩德工业区建厂建仓库。下列图表分别示意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位置及2017年我国广东省和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对比表。


(1)评价古吉拉特邦南部种植水稻的气候条件,并简述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2)指出与中国广东省相比,古吉拉特邦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分析古吉拉特邦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的原因。
(4)简述大量跨国公司集中布局于萨纳恩德工业区的优点。
3.
(题文)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刚果共和国耕地面积达1000万公顷,其中已耕种20万公顷,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油棕。油棕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来自中国的一家公司计划在刚果共和国境内建立一个面积达100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该种植园所产的棕榈油将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生物柴油厂拟设立在首都布拉采维尔。
材料二 布拉柴维尔—黑角铁路是刚果共和国重要的出海通道。下图为刚果共和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中国公司在刚果共和国建立油棕种植园的优势自然条件。
(2)指出生物柴油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
(3)分析刚果共和国选择铁路出海而不选择河运出海的原因。
材料一 刚果共和国耕地面积达1000万公顷,其中已耕种20万公顷,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油棕。油棕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来自中国的一家公司计划在刚果共和国境内建立一个面积达100万公顷的油棕种植园,该种植园所产的棕榈油将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生物柴油厂拟设立在首都布拉采维尔。
材料二 布拉柴维尔—黑角铁路是刚果共和国重要的出海通道。下图为刚果共和国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中国公司在刚果共和国建立油棕种植园的优势自然条件。
(2)指出生物柴油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说明原因。
(3)分析刚果共和国选择铁路出海而不选择河运出海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3题)
4.
读我国西北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山地自然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影响图中Y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Y自然带分布地区

【小题1】下列关于该山地自然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带的分布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
B.北坡自然带比南坡丰富是因为北坡相对高度大 |
C.南坡高山稀疏植被带分布上限高于北坡是因为南坡热量条件好 |
D.Y自然带为阔叶林带 |
A.位于阳坡,热量充足 | B.受山谷风影响,多夜雨 |
C.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 D.受西风影响,迎风坡多地形雨 |
5.
读“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代表的自然带是
【小题2】形成甲、乙、丙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图中甲代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亚寒带针叶林带 |
A.热量 | B.水分 | C.海拔 | D.地形 |
6.

【小题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小题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 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的需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 B.水分 |
C.光照 | D.土壤 |
A.劳动力成本低 | B.生产技术先进 | C.种植历史悠久 | D.能源供应充足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7.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 1985~ 2004年增多 B. 1985~ 2004年减少
C. 2004~ 2013年增多 D. 1985~ 2013年减少
【小题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 城市化初期阶段 B. 城市化后期阶段
C. 郊区化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小题1】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
A. 1985~ 2004年增多 B. 1985~ 2004年减少
C. 2004~ 2013年增多 D. 1985~ 2013年减少
【小题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
A. 城市化初期阶段 B. 城市化后期阶段
C. 郊区化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8.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 1~12 代表国家),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小题2】图中 11、12 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小题1】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A.1、2、3 | B.4、5、8 |
C.7、9、10 | D.6、11、12 |
A.欧洲 | B.北美洲 | C.大洋洲 | D.非洲 |
9.
读山西及其周边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②表示哪种迁移类型 ( )
【小题2】①迁移方式可能会使 ( )
【小题3】引起图中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

【小题1】按人口迁移方向划分,图中②表示哪种迁移类型 ( )
A.农村到农村 | B.农村到城市 |
C.城市到乡村 | D.城市到城市 |
A.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 | B.太原劳动力短缺 |
C.西黄村劳动力短缺 | D.西黄村经济发展 |
A.自然生态环境原因 | B.经济原因 |
C.社会文化原因 | D.政治原因 |
10.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小题1】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
物流园对周边的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空间集聚。下图示意我国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七大物流园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IT 企业、船舶制造企业和化工企业最可能入住的园区分别是
【小题2】物流园区的建设对该市产生的影响有

【小题1】图中IT 企业、船舶制造企业和化工企业最可能入住的园区分别是
A.①、⑤、④ | B.①、②、⑤ | C.②、③、⑦ | D.③、④ 、⑥ |
A.增长居民上下班距离 | B.仓储用地所占比重下降 |
C.改善郊区的生态环境 | D.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
12.
下图为“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出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多少),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世界粮食进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小题2】图中粮食出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特征是
【小题3】中国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最可能是

【小题1】图中世界粮食进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C.水稻种植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 B.精耕细作、单产高,生产规模小 |
C.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 | D.农业生产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
A.小麦 | B.水稻 | C.玉米 | D.高粱 |
13.
环地中海地区经过长期的兴修水利、拦洪灌溉、涸沼开垦,使这里更加适合水果、蔬菜、花卉的生产。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的工业化及城市化进展迅速,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等国成为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大量供应欧洲市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中海气候区制约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
【小题2】地中海气候区“涸沼开垦”,首先需要改变的自然条件是
【小题3】与法国相比,西班牙发展“时鲜业”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1】地中海气候区制约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
A.热量 | B.降水 | C.光照 | D.水文 |
A.降水量 | B.地形坡度 | C.土壤水分 | D.径流量 |
A.交通便捷 | B.市场广阔 | C.鲜果上市早 | D.技术条件好 |
14.
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新形势,由此引发了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尤为严重,有人称此种现象为“用工荒”。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四种产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




A.甲类产业 | B.乙类产业 | C.丙类产业 | D.丁类产业 |
15.
城市轻轨是利用电力牵引的地上快速交通方式。《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中国环境》研究报告中称“到2050年,将建成4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读某城市一处轻轨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修建轻轨可以
【小题2】市内轻轨多采用高架线路,主要是为了
①保证行车安全 ②减少与地表交通的相互干扰 ③少占耕地 ④降低噪音 ⑤节省建设成本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修建轻轨可以
A.加强与市外地区的联系 | B.方便农产品进城 |
C.减轻大气污染和交通拥堵 | D.吸引工厂布局 |
①保证行车安全 ②减少与地表交通的相互干扰 ③少占耕地 ④降低噪音 ⑤节省建设成本
A.①② | B.③④ |
C.④⑤ | D.②③ |
16.

【小题1】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成因是( )
【小题2】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3】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中国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陆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推断福建豆腐生产中心出现时期较早的主要成因是( )
A.水质较好 | B.土壤肥沃 |
C.人口迁移 | D.地缘优势 |
A.光照 | B.气温 |
C.市场 | D.技术 |
A.甲、戊 | B.乙、甲 |
C.丁、乙 | D.戊、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