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农业区位选择同步训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2576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8

1.综合题(共1题)

1.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Z岛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Z岛位置及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区位特点,并说明理由。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2.单选题(共5题)

2.
15~19℃是油菜开花的最适宜温度,20℃左右温度适宜油菜结籽;菊花多属短日照植物,于日照渐短的秋冬季开花。下图示意我国油菜开花日期分布。假设甲、乙两地为我国的油菜种植区(甲、乙位置不确定,图中未标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甲地油菜比乙地的开花早,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
A.甲地种植春油菜,乙地种植冬油菜
B.甲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乙地位于江淮平原
C.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乙地位于长江三角洲
D.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乙地位于河西走廊
【小题2】若甲、乙两地都可种植油菜和菊花,仅从纬度角度考虑,甲地油菜比乙地油菜开花晚,则甲地菊花比乙地菊花开花时间    (  )
A.早B.晚
C.同时D.不确定
【小题3】通常情况下,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油菜籽的品质好。西北某干旱山地不同坡向油菜籽品质差异明显,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油菜籽品质最好的为    (  )
A.东北坡B.西南坡
C.东南坡D.西北坡
3.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 ℃~18 ℃,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 ℃~14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小题。

【小题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
A. 3月 B. 5月
C. 9月 D. 11月
【小题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
A. 上市较迟 B. 水源丰富
C. 离市场近 D. 病虫害少
4.

   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长期受涝则根烂而死,喜微碱性或中性的砂质土。下图为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图中薰衣草和葡萄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土壤C.水源D.市场
【小题2】据图推测,薰衣草的生长习性是(  )
A.喜光、耐旱、忌潮湿B.喜酸、喜光、耐寒冷
C.喜温、喜湿、耐盐碱D.喜阴、喜湿、耐贫瘠
5.
西南茶区是我国茶叶生产的后起之秀,2009年以来发展很快。下图为2009—2014年中国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转移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茶叶生产中    (  )
A.名优茶产量重心移动速度快于茶叶产量重心移动速度
B.粗放的传统手工作坊方式在西部地区比较多见
C.2014年湖南的名优茶产量和茶叶产量都居首位
D.一带一路建设使茶叶重心西移的速度加快
【小题2】与江南茶区相比,西南茶区发展茶叶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  )
A.地价较低,生产水平高B.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C.交通发达,运输便利D.生态环境好,多高山茶
6.
农业物联网一般是指用大量价格昂贵的传感器作为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帮助种植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农业生产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并使种植者获取精准的作物和环境信息,实现科学种植。下图为农业物联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农业物联网的使用,可以    (  )
①提高农业劳动效率 ②增加作物熟制 ③促进农业增产 ④消除农业污染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小题2】目前,在我国推广农业物联网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劳动力素质低B.政策扶持力度小
C.人均耕地规模小D.设备成本过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