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下列图表,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A、B所在的区域为__________区,D为__________区。
(2)C、D区的交界线上自西向东有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山脉。
(3)A、B间以________为界。
(4)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与图的对应关系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5)C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城市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平均降水量(mm) |
① | -4.0 | 14.6 | 500 |
② | -4.7 | 26 | 641 |
③ | 3.3 | 27.9 | 1220 |
④ | -12 | 20 | 81 |

(1)图中A、B所在的区域为__________区,D为__________区。
(2)C、D区的交界线上自西向东有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山脉。
(3)A、B间以________为界。
(4)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与图的对应关系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5)C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2.
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下面是一些形象的比喻,各包含森林的一种环境功能,请思考回答分别是哪种功能。
①天然“净化器”__________。
②天然“吸尘器”__________。
③天然“蓄水池”__________。
④天然“绿色卫士”__________。
⑤天然“消声器”__________。
⑥天然“美容师”__________。
①天然“净化器”__________。
②天然“吸尘器”__________。
③天然“蓄水池”__________。
④天然“绿色卫士”__________。
⑤天然“消声器”__________。
⑥天然“美容师”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4题)
3.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陕西就有“陕西十大怪”之说: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小题2】“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
【小题1】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 )
A.玉米 |
B.小麦 |
C.大豆 |
D.高粱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小题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小题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
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②③ |
A.光照 | B.水源 | C.地形 | D.土壤 |
5.
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小题2】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1】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 B.风力作用强烈,气候干旱 |
C.干旱为主 | D.多高大山脉与盆地 |
A.地形起伏大,高原山地广 | B.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
C.水分条件自东向西逐渐变干 | D.植被稀少,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小 |
6.


【小题2】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传统民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传统民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福建土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
B.陕西窑洞主要受建筑水平影响 |
C.四合院反映聚落主要受交通影响 |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
A.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 B.朝南阳光较充足 |
C.空气清新湿润 | D.南面的地形比较平坦 |
7.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小题2】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 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 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 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小题1】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小题2】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 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 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 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8.
【小题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小题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市场优势 | B.地理环境优势 |
C.科技优势 | D.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
A.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 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 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
9.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净化空气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防风固沙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 净化空气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防风固沙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2】下列能够正确体现甲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不同 | B.热量不同 |
C.降水不同 | D.地形不同 |
①亚热带湿润地区
②黑土广布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肥沃的水稻土
⑤水田农业
⑥林矿资源丰富
⑦中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⑧雨热同期,一年一熟
A.①②③④ | B.②⑥⑦⑧ |
C.①③④⑤ | D.⑤⑥⑦⑧ |
11.

【小题2】适宜的室内光照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繁殖,满足人体生理需要, 改善居室小气候。在建筑学中,日照条件是指阳光直接照射到房间内的时间长度和光照强度。对同纬度的不同地区而言,下列因素中,与日照条件无关的是( )
气候条件是影响建筑类型、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如下图所示,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一带及台湾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 |
C.节省建筑材料 |
D.方便行人避雨、遮阳 |
A.房屋的朝向 |
B.房屋之间的间距 |
C.窗户采用单、双层结构 |
D.窗户的大小 |
12.

【小题1】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小题2】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
②火山灰飘动速度
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飘动的方向
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当地时间2016年9月11日,法国留尼旺岛火山喷发熔岩迸溅场面震撼。
读火山喷发的卫星图像,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 B.GIS |
C.GPS | D.数字地球 |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
②火山灰飘动速度
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飘动的方向
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13.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小题3】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及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
A.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
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
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
A.西北地区的荒漠都是因人类活动造成的 |
B.在一些旱地农业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
C.在沙漠的中心地带因有水源灌溉,往往形成绿洲 |
D.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正向北、向西蔓延 |
14.
读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 )
【小题2】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与保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


【小题1】按发展过程,四幅图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 B.丁甲丙乙 |
C.丙甲乙丁 | D.乙丙甲丁 |
A.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 |
B.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
C.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区进入雨林的机会 |
D.亚马孙雨林属于全人类,应该严格保护,完全不能开发利用 |
15.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据所学知识完成题。
【小题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全部集中在地上植物体内,土壤比较贫瘠
【小题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形成的枯枝落叶少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小题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全部集中在地上植物体内,土壤比较贫瘠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形成的枯枝落叶少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6.
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 )
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 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小题2】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
【小题1】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 )
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 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
A.当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和贫困 | B.木材出口,换取外汇 |
C.出口肉牛,获取经济利益 | D.焚林垦荒 |
3.选择题- (共2题)
17.
把含有10g 氧化钙的生石灰加入足量的水中,使之转化为氢氧化钙.另取一定量碳酸钠用水溶解,把两份溶液混合搅拌、静置、过滤,可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理论上分析,取用的碳酸钠至少要多少克才能使所取用的生石灰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