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文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220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智利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的拉丁美洲 国家。下图为智利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智利北部沿海是平直 陡峭的崖岸,南部沿海是峡湾型海岸、多半岛和岛屿。 材料二:车厘子(大樱桃)主要分布于美国、智利、新西兰等 地。智利车厘子一般在 12 月开始上市,中国市场占其出口量 的 80%左右。 材料三:智利北部、南部人口稀少,80%以上的人口分布于 中部地区。

(1)春节期间,智利车厘子大举占领我国水果市场,简要 说明其主要原因。
(2)与中部地区相比,智利南部人口稀少,简述其主要自 然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怒江是我国尚待开发的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下图为规划中的梯级电站示意图,怒江规划开发河段长742千米,天然落差为1578米,但目前怒江水电开发计划备受争议。

简要评价怒江水电能源基地开发的条件。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矿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

(1)据图说明两地区城市分布特点。
(2)简述深圳和喀什两经济特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夏季葡萄收获后,若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烂、发酸、变色。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在四壁有洞孔的荫房内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发酸、色泽碧绿、状如珍珠,其“无核绿葡萄干”享誉世界。
(1)简述吐鲁番地区葡萄干品质好的原因。
(2)地中海沿岸葡萄产区的果农常在葡萄园的地表铺放鹅卵石,而吐鲁番地区的果农却是在葡萄园地面铺盖秸秆,试分析这两种做法作用的异同。

2.单选题(共8题)

5.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小题2】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6.
读我国电力装机比重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火电比重大,反映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B.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
D.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全世界的状况相同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是
A.鼓励小煤窑发展,以满足发展需求
B.建立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
C.控制经济发展规模,以减轻能源供应压力
D.控制煤炭生产,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7.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D.都以荒漠化为主
【小题2】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8.
读某农业低产区(甲地区)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圆圈阴影所示地区成为农业低产区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少B.土壤矿物质含量少
C.大气降水过多,土壤透气性差D.农业科技落后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大面积种植针阔混交林
B.发展“立体农业”
C.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大力发展经济林木---苹果
【小题3】图示地区在发展中与和谐发展不协调的表现是( )
A.开发山区生态旅游资源B.开发山区煤矿,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C.持续实施计划生育措施D.积极开发山区小水电
9.
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世界瞩目的“枣庄神话”、“枣庄奇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①环境污染  ②资源枯竭  ③水源短缺  ④就业困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小题3】【小题4】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
B.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
C.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
D.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
10.

   “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玉米B.小麦C.水稻D.高粱
【小题2】“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③与当地宗教习惯有关
④当地气候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1.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于图中黄河①、②处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开发水能,②处发展灌溉农业
B.①处开发水能,②处发展航运
C.①处发展航运,②处开发水能
D.①处发展旅游,②处水产养殖
【小题2】对于图中黄河③④处河段开发和整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③河段重点开发水能
B.在④河段重点发展航运
C.在③河段重点保持水土
D.在④河段重点打坝淤地
12.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小题2】(小题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小题3】(小题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3.选择题(共3题)

1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1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1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