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12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4

1.选择题(共1题)

1.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A. 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B. 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C. 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搜罗最新倍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D. 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2.字词书写(共4题)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亘古(ɡènɡ) 愧怍(zuò) 鞠躬尽瘁(cuì)
B.气氛(fēn) 卓越(zhuó) 侮辱(wǔ)  锋芒毕露(lù)
C.粗拙(zhuō) 校对(xiào) 字帖(tiè) 妇孺皆知(rú)
D.咳嗽(suò) 污秽(huì)  荒僻(pì)  深恶痛绝(wù)
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谣言   高粱   门槛   微不足道
B.屏障   取缔   迭起   锲而不舍
C.烦琐   草率   丰饶   心不在焉
D.深宵   默契   烦燥   大庭广众
4.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死而后已(停止)  家喻户晓(知道)  但微颔之(指下巴)
B.无暇及此(空闲)  可歌可泣(颂扬)  扑朔迷离(眯着眼)
C.警报迭起(屡次)  心不在焉(这里)  刮目相待(擦擦眼)
D.伛着身子(弯曲)  仰之弥高(更加)  迥乎不同(差得远)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C.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D.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6.
卖 油 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_)
(2)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
(3)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而钱不湿
C.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
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蒙乃始就学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了陈康肃公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康肃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小题5】卖油翁和陈康肃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第一堂课
老舍
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祁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地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小题1】祁瑞宣老师“一向镇定”,“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这种反常的表现说明什么?
【小题2】如何理解“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变成了木头”这句话?
【小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是(  )
A.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
B.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
C.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
D.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5.综合性学习(共3题)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B.教育部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C.我县举办第五届“中国兰陵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进度。
D.少年朋友们,大师的方法对正学写作的你依然具有指导作用,请平时学会观察、注意观察吧!
9.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B.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C.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D.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10.
下列句子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经”指的是《易》《诗》《书》《礼》《春秋》等书。“博士”指的是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C.《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小弗朗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
D.一般说来,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例如,《土地的誓言》铺排描述“参天碧绿的白桦林”“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等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

6.作文(共1题)

11.
读了包利民的这篇文章,或许你内心会涌出莫名的感动。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就会有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面感动你,影响你。关于“感动”,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结合生活实际,说真话,抒真情,叙事要完整,注重细节描写。
(2)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或套用别人的文章。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4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3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