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20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太行山脉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其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北京、邯郸、邢都、邺城、安阳等)的大走廊。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正式通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黄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较大的原因。
(2)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东制造”曾是一张享誉全球的名片。名片的过去,写的是“产业加工”,如今,这张泛黄的名片已经要改写——产业转移,腾笼换鸟,升级为“广东创造”。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

(1)分析粤东、粤西、粤北及邻省吸引产业进入的有利因素。
(2)为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粤东、粤西、粤北等地需要对新迁入的企业设置必要的门槛。请你对门槛的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你认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12题)

4.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
【小题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
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
【小题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
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
5.

   “第六产业”是指农户不仅种植农作物,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即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1+2+3)或相乘(1×2×3),正好都等于6,故名“第六产业”。成都市浦江县成佳镇有着“中国西部绿茶之乡”的美誉,通过发展 “第六产业”,昔日单一茶叶种植园又成为茶叶新品种培育基地、高端茶叶产业园和乡村旅游的“观光景点”,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成佳镇茶叶种植园的中心产业为
A.茶叶种植B.茶叶加工
C.茶园销售D.茶叶旅游
【小题2】成佳镇发展“第六产业”主要是为了
A.改善茶叶品质,拓展销售的渠道
B.延长茶园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C.增加就业岗位,推动城市化进程
D.创造优美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小题3】与传统的种植茶园相比,现代茶叶产业园发展模式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C.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D.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
6.

   大数据中心一度被认为是超清洁的行业之一,但高能耗(主要是机房冷却)是数据中心产业向大型化、高密化、绿色化和自动化演进的一大障碍。截至2016年底,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约为5.6万个,总面积约为1650万平方米,其中以贵州贵阳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深受垂青,三大运营商、BAT、苹果、华为纷纷入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大数据中心运转过程中对当地地理环境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排放废水B.放射性污染
C.噪声污染D.加剧热岛效应
【小题2】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贵阳建成我国大数据中心的突出优势在于
A.人才技术B.市场
C.资源与环境D.政策
【小题3】大数据中心的建立,对贵阳首先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改善B.促进高技术人才集聚
C.促进生态环境保护D.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7.
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小题2】若乙图中各点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A—B—CB.B—A—C
C.B—C—AD.C—A—B
8.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小题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9.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小题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小题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B.技术
C.资金D.交通
10.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公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自于    ( )
A. 水能发电 B. 风力发电
C. 火力发电 D. 核能发电
【小题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环境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其经济可持续发展
11.

   夜晚,我漫步在银行、公司、商店、事务所密聚的街头。高楼耸立夜空,像陡峻的山峰,墙壁是透明的玻璃,好像水晶宫。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汽车如风如龙,飞驰而过,车上的尾灯,似无数条红色丝带不断地向远方引伸(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

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丁玲描述的区域处于区域发展的________阶段(  )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B.工业化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D.高水平的开发
【小题2】该区域(  )
A.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B.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征
C.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D.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
12.
图为我国某省区按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最可能是()
A.积温的多少B.地形和土壤状况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小题2】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形成的因素是()
A.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太阳辐射由南向北递减
C.地形南高北低D.河流南多北少
13.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12年和2013年两大产业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B.2013年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13年该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三大产业应坚持均衡发展
【小题2】目前该市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的处境。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禁止外来人口迁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不足问题
14.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图为我国综合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各能源基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基地--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小
B.蒙东基地--区域河网稠密,水资源丰富
C.新疆基地--区域土地资源广阔,土壤肥沃
D.西南基地--区域地表崎岖,对外交通不便
【小题2】对于各能源基地优势能源及其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加强煤电、煤化工等能源综合开发利用
B.新疆基地油气资源丰富;利用沿边的区位优势,加大能源开采与出口
C.西南基地风能资源丰富;加大风能基地建设,加强新能源开发
D.蒙东基地水能资源丰富;加强能源外运等基础设施建设
【小题3】各能源基地所在地区环境问题及主要调整方向是( )
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的发展
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大力开采地下水,保证矿区用水
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应加大保护力度,恢复地表森林植被
D.蒙东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应禁止畜牧业的发展
15.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西气东输管道没有向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
C.为贫困的山区人民提供天然气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小题2】上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资源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资源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资源消费东西平衡
【小题3】上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