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由于人类干扰活动,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等已超出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下图示意2013年及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分布状况。
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中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对比观测研究。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下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

(1)分别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原因。
(2)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 并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解释其原因。
(3)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莲藕又名藕、荷,喜温喜湿,不耐霜冻和干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是我国莲藕的传统主产区。柳江莲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省柳州市柳江县,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将适宜种植莲藕的稻田纷纷种上双季莲藕,春藕春种夏秋收,秋藕秋种冬收,具有早熟、高产、皮白等特点,被称为“玉藕”。目前该县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产藕区之一,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还出口到国外市场,万亩生态莲藕自然景观入选“中国美丽田园”。莲藕好种,但是采挖难度大,往往用锄头和铁锹等工具人工挖藕。

(1)试分析与我国湖南、湖北、安徽等莲藕的传统主产区相比,柳江县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产藕区之一的原因。
(2)柳江县藕农在莲藕种植过程中总结了多条切实可行的经验,如:在藕生长出第一片叶子时,将稻草一行一行施入藕田,然后再用脚踩入泥中,推测这样做目的有哪些?
(3)说明在莲藕产业链中成本最高的是挖藕环节,且近年来挖藕成本不断攀升的原因。
(4)柳江县以岩溶和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平原面积有限。请你为该县继续壮大莲藕产业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鞑子梁石板房地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李河乡境内,海拔800—1000米,主要分布有张家大院、杨家大院、刘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四个院落群,这些院落全部用产自当地山上的石板砌成,石板做瓦、石板做墙,门楼也是用石板做成的,被誉为“洛南原始民居的活化石”,近年来随着人们逐渐搬到了山下,石板房已无人居住,导致部分石板房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目前,鞑子梁石板房文化古村落作为见证人类历史发展的物质遗产,已被洛南县列为重点开发项目。不久的将来,这里或许就会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登山体验、探古寻根、文化采风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测鞑子梁石板房具有的价值,并说出当地政府可采取哪些措施对石板房进行保护性开发。
2.单选题- (共4题)
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石化森林形成之前该地地理环境特点
A.安第斯山脉尚未形成,地势平坦 | B.板块挤压,岩浆活动强烈 |
C.气候干旱,沙漠草原广布 | D.人口众多,种植业发达 |
①距海近,降水量大
②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较大
③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
④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流程短,损耗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高雅古朴的垂钓活动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一个小小侧面随着历史的轨迹延续下来,历数千年而不衰,日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在内陆淡水水域开展垂钓活动由来已久。读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是古代文人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水质优劣 | B.水位涨落 | C.水底地形 | D.水温高低 |
A.3月21日 | B.7月9日 | C.10月15日 | D.12月28日 |
A.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B.宽钓窄,窄钓宽,不宽不窄钓中间 |
C.大雨过后去钓鱼,定是越钓越欢 | D.人穿袄,鱼穿草,冬日草窝钓鱼好 |
“短视频”是指时长在一分钟内、用户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分享的视频形式。近年来,短视频成为全民热捧的传播方式,不少“网红城市”借助短视頻的传播,实现了城市形象的优化。下图是某短視频APP统计2016—2018年国内某市市中心短视频上传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短视频上传量高的区域有可能为
①商业中心②工业园区③住宅小区④旅游景区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河流、地形 | B.地形、交通 | C.交通、河流 | D.资源、地形 |
A.地铁在高架桥上跨江而过 | B.高楼俯拍的建筑物错落有致 |
C.汽车在山岭隧道中穿梭 | D.公交站周围布了共享单车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