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他的写作水平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
B.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 |
C.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阶段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
D.有没有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是衡量一个优秀球队的标准之一。 |
A.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 |
B.本书主人公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 |
C.虎妞死后,祥子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好好生活的希望,走向堕落。 |
D.本书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与同情。 |
2.诗歌鉴赏- (共1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小题1】下面哪一项诗句不是描写春天的?( )
A.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2)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容一人居 _____________(4)顾视无可置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小题3】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_______”绘陋室幽雅,乙文用“___________”写居室清静。
4.现代文阅读- (共3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①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②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小题1】选段着重写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 |
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 |
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 |
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的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 |
【小题3】品味语言。
(1)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2)第二段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可能导致的死亡率(%)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 ,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 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小题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
B.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
C.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
D.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
【小题3】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 周一至周五 | 周六 | 周日 |
运动项目 | 每天步行 15分钟 |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 打羽毛球 1小时 |
时间安排 | 上下班途中 | 晚饭后40分钟后 | 早饭前 |
修改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驿路梨花(节选)
彭荆风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忧憾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革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地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小题1】推动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
B.“我”和老余的谈话 |
C.瑶族老人的出现 |
D.小茅屋的启示 |
【小题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驿路梨花处处开”这句诗?
5.综合性学习- (共2题)
电闪雷鸣,zhòu夜不停,雨敲打着窗户,pī雳作响,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急待地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欲开还闭,在层层绿叶的衬托下,白嫩欲滴,巧笑嫣然,煞是可爱。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òu(________)夜 pī(_________)雳 嫣(_________)然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3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