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193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1/1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黄济淀工程是国家继南水北调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于2017年10月通水。白洋淀(淀为浅湖)上游接纳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来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白洋淀水域面积366km2,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白洋淀多次出现干淀。1983—1988年,白洋淀曾连续5年干淀。2014年6月,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初始可能承载100万人左右,发展比较好的话可能达到200—300万人。下图为引黄济淀线路图。

(1)试推测造成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
(2)说明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3)简析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的主要目的。
(4)简述引黄入冀济淀工程的实施对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2.单选题(共6题)

2.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注:地膜覆盖选用厚度为0.08mm的黑色、白色透明塑料膜;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地膜覆盖相比,7-9月该果园生草覆盖下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A.土壤蒸发较多B.草类生长耗水
C.径流流失较多D.果树生长繁盛
【小题2】夏季晴天时,该果园黑膜覆盖区膜内温度较白膜覆盖区
A.白天高B.日较差小
C.夜晚高D.日较差大
【小题3】推测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黑膜覆盖区B.白膜覆盖区
C.生草覆盖区D.清耕区
3.

   那曲地处西藏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曾是我国唯一没有树木生长的城市,栽种的树木常因“生理性失水(根系吸水困难)”而死亡。我国Y企业致力于生态建设,曾成功对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进行生态修复。2016年,该企业与那曲政府合作,采用多项技术,仅一年多就实现树木种植成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那曲人工栽种的树木易出现“生理性失水”,主要是因为该地
A.地处高原,光照强B.海拔高,空气稀薄
C.气候寒冷,地温低D.降水少,蒸发旺盛
【小题2】与库布齐沙漠相比,Y企业工作人员在那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高寒缺氧B.昼夜温差大C.风力强劲D.紫外线强烈
【小题3】下列技术中,最适于解决那曲树木“生理性失水”问题的是
A.日光温室育苗技术B.防紫外线遮阳喷雾技术
C.特制肥桶保水技术D.风光互补土壤增温技术
4.
2014年11月16日整,兰新高新乌鲁木齐到哈密段正式开通运行,新疆上此迈入高铁时代,结合新疆“四纵四横”铁路骨架示意图(预计2020年全面完工)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景观最能反映该区域风情特色的是()
A.麻辣菜肴、吊脚楼房B.喇嘛寺庙、石砌碉房
C.雪山戈壁、坎儿井渠道D.马头琴声、那达慕节庆
【小题2】造成新疆南北铁路分布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状况B.气候差异C.资源状况D.经济因素
【小题3】为提高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列措施中最为可行的是()
A.倡导少生优生,减轻人口压力B.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C.严格控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D.加快土地开发,增加粮食产量
5.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小题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6.

   澳大利亚库伯佩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地下城镇,这里的蛋白石占全世界的95%。目前该城镇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地。下图示意库伯佩蒂地下城镇入口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最初该地民居建在地下的主要目的是
A.躲避战乱B.利用矿洞
C.遮风挡雨D.发展旅游
【小题2】为实现该城镇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修建地上水库,提高环境承载力B.禁止采掘蛋白石,保护生态环境
C.建地下酒店和博物馆,发展特色旅游D.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应
7.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海洋递减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低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①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侧海洋递减
②总氮含量高值区集中在离河口远的近海滩涂地区
③总磷含量整体上由陆向海递增   
④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增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