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11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
A.妖(ráo)  狡(jié)  隐(cè)   断壁残 (yuán )
B.智 (ruì)   然 (wǎnɡ)  深(suì)  尽职守 ( ɡè )
C.那(chà)  亵 (dú)   落 (yǔn)  怒不可 (è)
D.立(zhù)  胆 (qiè)  拮(jù)  而不舍 ( qi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慷概    细腻   美不胜收 炯乎不同
B.嘹亮    孕育    尽态极妍    各得其所
C.诀别    斑澜    一泄千里    锐不可当
D.祈祷    推祟    物竟天择    随机应变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B.在宜宾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中,同学们那抑扬顿挫的声调,满怀激情的吟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曾经制造骇人听闻的“9·11”恐怖事件的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2011年5月1日被美军击毙。
D.目前,各种商品的价格飞涨,尤其是住房的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将面向中小学生太空授课,展示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
B.张掖市各中小学校正在轰轰烈烈地掀起“美丽张掖,清洁校园”的活动。
C.腾讯公司已明确表示,微信业务暂不收费,否认收费流言纯属谣传。
D.通过“蛟龙号”对大洋深处的探访,使我们认识了海洋世界的奥秘。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C.“我本来是没有计划使用林书豪的,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努力。”纽约尼克斯主教练说:“是他站出来抓住了机会。”
D.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6.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写的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笛福。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现实。
C.《水浒传》写了武松打虎、李逵发现母亲被虎吃后怒杀四虎等与虎有关的故事。
D.《名人传》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2.字词书写(共1题)

7.
根据拼音将相应语句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   ,   bì   xiān   lì   qí   qì   。

3.诗歌鉴赏(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苏轼《和桃源诗序》
注释:①多过其实:很多都夸大其词。 ②寿:长寿。 ③五味:这里指日常的调味品。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无论魏晋(______) (2)便扶向路(______)
(3)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______)    (4)或至百二三十岁(______)
【小题2】找出与甲文“具答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辍耕之垄上B.无丝竹之乱耳
C.奉命于危难之间D.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通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1)甲、乙两文写再寻“桃花源”,各有怎样的结果?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读永恒的书
①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②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撼。
③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④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的书单绝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着他的个性。正像罗曼?罗兰在谈到他所喜欢的音乐大师时说的:“现在我有我的贝多芬了,犹如已经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样,一个人对他所喜爱的历史人物都应该这样做。”
⑤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位。一个在阅读和深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我们岂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费在读无聊的东西上。(作者:周同平)
【小题1】第①段画线的句子意在说明 。
【小题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永恒的书?
【小题3】第⑤段“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
【小题4】纵观全文,作者对读书提出了那些建议?
【小题5】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请写出你读过的一本好书的书名或一篇好文章的篇名(课内外均可),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思想启迪。

6.语言表达(共2题)

11.
依次填人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思乡,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乡思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闲适清淡;乡情就是 ,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乡音就像    ,婉转悠扬,轻吟浅唱;乡容就是 ,退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①一阵和煦的风 ②一幅山水画 ③一首深情的歌
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②①③
12.
仿写: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文(共1题)

13.
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请以“做个好人”为题目作文。
(2)未来的精彩永远生长在不断努力的枝干上。前方,究竟是贫瘠的荒漠,还是葱郁的原野,取决于每一阶段的努力。有的人下定决心,不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有的人做好打算,在书香中找寻更好的自己……不想在未来留下遗憾,就必须不断刷新自我。
请以“刷新自我”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许抄袭套写。④正文中如果出现本市的人名、地名、校名者,请用**代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