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1.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短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闻一多“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
C.恐怖分子沥尽心血,企图破坏奥运会顺利进行。 |
D.这起刑事案件扑朔迷离,让刑侦人员很是头痛。 |
2.
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________________。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__________,和平可期,__________,杀人者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 |
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坚 民主自由 |
C.人民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
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 |
2.诗歌鉴赏- (共1题)
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小题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小题2】看着梨花,诗人产生“惆怅”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雪:指梨花。
【小题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小题2】看着梨花,诗人产生“惆怅”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 (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1)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 (2) 为一时之名臣__________
(3)俟能讽诵乃已 _________ (4)及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小题3】给下面句子断句,用单斜线断一处: 余 闻 之 也 久
【小题4】翻译下免的句子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小题5】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患:担心 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1)尝主编《资治通鉴》_________ (2) 为一时之名臣__________
(3)俟能讽诵乃已 _________ (4)及长,遍览古籍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加点字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俟能讽诵乃已 乃终身不忘也 | B.不能称前时之闻 为一时之名臣 |
C.即书诗四句 书不可不成诵 | D.或马上 或以钱币乞之 |
【小题4】翻译下免的句子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小题5】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4.作文- (共1题)
5.
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正如未来不会凭空而来,往事也不会随风而逝,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在喧嚣里凝神静气,在往事里浮想联翩,时光可以倒流,过往可以清晰,生活,也就突然拉伸丰润了许多。往事不仅离我们不远,而且时长不经意冒出来,沟通着我们的今日和明日,牵引着我们的怀念和追求。
请以“痕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正如未来不会凭空而来,往事也不会随风而逝,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在喧嚣里凝神静气,在往事里浮想联翩,时光可以倒流,过往可以清晰,生活,也就突然拉伸丰润了许多。往事不仅离我们不远,而且时长不经意冒出来,沟通着我们的今日和明日,牵引着我们的怀念和追求。
请以“痕迹”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5.其他-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作文:(1道)
其他:(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