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1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6

1.选择题(共8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dǎo)   澎湃(péng) 字帖( tiē) 目不窥园(kuī)
B.炽痛(zhì)   头颅(lú) 嗥鸣( háo) 慷慨淋漓(lí)
C.亘古(gèng) 震悚( sǒng)  谰语( lán ) 无暇及此(xiá)
D.污秽 (huì) 鞍鞯(jiān) 诘问(jié) 锲而不舍(qiè)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宛转 怪诞 不以为然 微不足道B.深霄 镶嵌 深恶痛绝 大庭广众
C.愧怍 滞笨 万丈狂斓 心不在焉D.烦锁  取缔 浩浩荡荡 气冲斗牛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一旦有了烦恼,忧郁、伤感就会_______在我们的心头,生活也会失去光彩。
(2)丑小鸭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这一切源于他心中那一份恒久的______。
(3)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_______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A.笼罩    梦想   探索B.弥散 幻想 探索
C.笼罩    幻想   摸索D.弥散 梦想 摸索
4.
下边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雨越下越大,借着风力,慷慨淋漓地洗净了马路上所有的尘土。
B.讲演还没正式开始,大礼堂里人声鼎沸。
C.董家兄弟二十年前失散后杳无音讯,今天在北京破镜重圆,俩人激动不已。
D.他的发言头绪纷乱,逻辑混乱,不管你如何努力地听,始终不可理喻。
5.
下列句子没用修辞手法的是(   )
A.画眉鸟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场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C.小珍珠鸟毛茸茸的,像它的妈妈一样可爱。
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努力,他的英语口语水平改进了许多。
B.六名国际奥委会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奥委会。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事件作了详细的报道。
C.六月的杭州是风景秀丽的季节。
D.厦门海滨水温静,浪轻柔,是一个天然的海滨浴场。
7.
下面说话最得体地一项是(    )
A.“老师,”杨林站起来说,“这道题我不会做,再给我讲一遍。”
B.明天我们将莅临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C.“小红,你学习好,表现也好,真是我女儿学习的榜样。”
D.老师家访,小明高兴地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那!”
8.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邓稼先》中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一首歌,更增加了邓稼先精神的悲壮色彩,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
B.《土地的誓言》是作者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长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文章,集中笔墨刻画了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个人物形象,向我们揭示了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的道理。

2.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文言文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这篇课文选自____________该书是_____(朝代)______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博士:__________________  ②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复:__________________  ④ 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
【小题4】本文以对话为主,不多的几句话,就表现了人物的特点。请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以下人物的性格特点
①孙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吕蒙不想学习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小题6】证明鲁肃年长于吕蒙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对以下语气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反问语气,相当于"罢了")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小题8】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成才的看法。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10.
现代文阅读
最后一课
郑振铎
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朋友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是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地明白。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地死在水里。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和郊外开进租界。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地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已经到了。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地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往,没有一点异样。我们依旧地摇铃上课。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罢,”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地将学校关闭结束。”
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的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但是我这一门课还要照常地讲下去,一分一秒钟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地讲下去。学生们照常地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上了刺刀,“引满待发”。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地不停地在笔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别的十几个课堂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地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地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地嗒嗒地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碾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由东向西,徐徐地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10时30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立了身体,作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合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地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一个女生似在低低地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哪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从来没有那天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地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小题1】《最后一课》发生的地点是______(城市名),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作了提示。
【小题2】在这“最后一课”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试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并说说原因。
【小题3】12月8日这一天,暨大做出了一个什么决定?(用原话内容)
【小题4】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中写学生们对课桌等的依恋,写学生在宣布下课时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你体会到他们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吗?
【小题6】试谈谈本文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哪些相似之处?
11.
父亲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时,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摩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老天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__________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就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假,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____________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小题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 )
A.慈祥B.慈善C.慈爱
D.模糊    E. 昏迷    F. 矇眬
【小题2】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
【小题3】“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4】“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
【小题5】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语言表达(共1题)

12.
根据下面这句话的格式仿写一句话,要求有积极意义。
例句:没有泥石的聚集,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共1题)

13.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以“我生活在_____________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词语,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③要求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
(2)你热爱大自然吗?请用你的笔把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描绘出来。让它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赋予它人的灵性。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要求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