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113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翳(yì)   狼籍  广袤无垠(mào)  翻来复去
B.粘连(zhān) 锁事  油光可鉴(jiàn) 万像更新
C.锃亮(zēng) 禁锢  长吁短叹(xū)   诚皇诚恐
D.璀璨(càn)  磬口  颔首低眉(hàn)  家徒四壁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B.拜访者们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C.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不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D.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南海局势动荡的原因是因为各大强国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纷纷加入搅局。
B.这篇文章的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绚丽多姿的一个昆虫世界。
C.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D.这次篮球比赛是展示我们队员风采的大好时机,胜败的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
②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③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等,世代相传。
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⑤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
A.⑤③②④①B.④①⑤③②C.⑤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⑤
5.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原句: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怎能叫人不为难?
改句: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
B.原句: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改句: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什么困难都不能克服。
C.原句: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改句:他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D.原句: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
改句: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岁暮①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②。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③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①岁暮:年终。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③彽回:徘徊。
【小题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赞美了伟大的母爱。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尽管儿子很直接地回答了母亲的对话,但却惭愧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责任。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小题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B.“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
C.第四句的诗眼是“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怀。
D.全诗迂回曲折,含蓄凝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熹 ,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熹幼颖悟 ,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 ,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选自《宋史·朱熹传》)
【注释】①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徽州婺源:现在的江西婺源县。②悟:有悟性。③就傅:跟从老师读书。④贡于乡:参加乡贡考试。⑤军:宋代行政区域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县。⑥讲求荒政: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⑦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⑧引进士子:召集学生。讲论:讲学。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从群儿戏沙上B.年十八/贡于乡C.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D.授/以《孝经》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视 (2)雨 (3)诣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
(2)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小题4】结合选文,说说朱熹是一个怎样的人。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冬天记忆
张海生
①虽然时隔已经很久远了,但我却依然念念不忘。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冬天里,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很自然就成了我患难的伙伴。
②我记忆里的冬天是那样的寒冷,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走在上学的路上,寒风打着呼哨扑过来,刀一样地扎疼我的脸,割疼我的耳朵,顺着袖口、脖子、胸口往棉衣裤里钻。教室里没有取暖的设备,窗户上常常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白塑料布或纸袼褙片儿,风刮过来嘭嚓作响,顺着缝隙往教室里钻,坐在教室里,写字的手冻得拿不住笔,把两手抄进棉袖筒里或凑到嘴上哈几口气暖暖手再写。下雪的日子,冰天雪地,树木上、老墙上、屋顶上全是雪,整个世界萧杀而苍茫。消雪的日子,更是冷得厉害,房檐上垂挂着短则几寸、长则数尺的小檊杖一样粗细的冰凌柱,哩哩啦啦的滴着水。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竹竿,一根根将冰柱捣下来,小手冻得象透明的红萝卜。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最受罪的时候,脱了衣服往被窝里钻,被窝里冰凉冰凉,冻得人浑身哆嗦,大半夜也暖不热。那时候我曾想,晚上我要能有一个温暖的被窝该有多幸福呀
③那些个冬天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寒冷。在梦一般的记忆里,我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在学校里,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就跑着挤到一堵太阳光照得到的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的挤,一边挤一边高声喊叫: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如果中间的那一位被挤出来了,就迅速的跑到两端继续往中间挤,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我们还打皮老尖儿、迈大步、推铁环、吹鸡毛上天。
④放学了,几个同学一合计,直奔老麦场的麦秸垛,在麦垛的一方掏一个洞,再到地里偷几个白萝卜,用竹批儿剥去厚厚的一层皮儿,躺在麦秸洞里吃得津津有味,辣甜绕口。有时候,我们也会跑到大河塄的格档堆上,用自制的枪、棒做武器玩“打仗”、捉迷藏,我们常常忘记了时间,直玩得天昏地黑。麦场的小庵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会在小庵的朝阳背风处挖一个坑,坑沿上垒几块土坯或砖块,然后到地里去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有时还用泥包住用弹弓打来的麻雀,放到火里烧烤,等到泥烧干了的时候,剥开泥块,麻雀的羽毛也会被烧的无影无踪,烧熟了的麻雀肉热气腾腾,再撒上些从家里偷来的盐,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
⑤在关于寒冷的记忆中,尤其使我难忘的是那些圆溜溜、胖乎乎的鹅卵石,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我冬天的冷被窝里竟有了这些可爱的小伙伴。那是母亲去城河里洗衣服时捎回来的,母亲选择了这些大小适中,形状可爱的鹅卵石洗净带回家。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炕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我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⑥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如今我的女儿已将大学毕业,当我和她谈起这些往事,她听得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当然我理解女儿,在这个地球逐渐变暖,北方再也找不到大雪,空调、水暖、电暖、暖水袋随处可见的年代,让女儿去理解一块石头的作用,理解人与人挤在一起用来取暖的方法,的确愚顽可笑。但我这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颗萝卜的回味,对一块石头的怀想,对一缕阳光的感恩呢?
(选自2012年7月2日《文艺报》,有改动)
【小题1】童年的“我”用哪些方式驱散寒冷,寻找温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题2】试分析第②段划线句的作用。
【小题3】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炕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
【小题4】结合加点词语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当然我理解女儿,在这个地球逐渐变暖,北方再也找不到大雪,空调、水暖、电暖、暖水袋随处可见的年代,让女儿去理解一块石头的作用,理解人与人挤在一起用来取暖的方法,的确愚顽可笑。
【小题5】如果将文章的标题改为“寒冷的记忆”好不好,为什么?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    云 凡
用惯了4G再去用3G,会感觉网速就像蜗牛那么慢,GPRS就更难想象,多数人可能会崩溃。未来某一天,当5G真正到来,4G也会落得和3G一样的下场…… 科技行业总喜欢用“改变世界”来形容新技术,5G或许就是下一个会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未来,在5G网络的支撑下,智能城市、远程手术、无人驾驶汽车和物联网等时髦概念将逐步成为现实。
5G有哪些不同呢?
首先,同3G和4G相比,5G速度更快,而且快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专家认为,5G数据传输速度最终可以达到惊人的800Gbps,比目前测试的最新技术快100倍。三星公司曾在2013年宣布正在测试1Gbps运行的网络,记者当时激动地报道称,1Gbps意味着不到半分钟便可下载一部高清电影。而800Gpbs速度相当于1秒钟可以下载30部高清电影。
其次,5G网络的容量将是巨大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有70亿个网络连接,到2020年全球网络连接将达到1000亿个。5G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承载1000亿个网络连接,这将为物联网的进一步铺开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奠定重要基础。目前网络连接仍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主,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的大规模商用,将带来大量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从而形成更广阔和开放的物联网世界。
第三,5G网络的另一特点是稳定性高,不会断掉。专家预测,5G网络的可靠性相当于光纤连接,能够保证突然中断情况不再出现。这对安全至关重要,无论是远程手术,还是智能交通都要求网络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另外,5G网络的时延只有百万分之一秒,这是人类所不能察觉的速度,比4G网络快了约50倍。
未来5G的生活什么样?——万物互联
清晨醒来,卧室的灯和空调自动开启。你来到卫生间,洗脸水已自动调至适中的温度,数码牙刷记录并上传你的牙齿以及口腔的实时数据;戴上眼镜,妻子带着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通过眼镜片上的虚拟现实显示,孩子向你挥手说早安。你吃过早餐,摇控你的汽车自动开到门口接你,汽车带着你自动行驶在马路上,你在车上开启了视频会议……
以上便是未来5G生活的场景。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目前我们的4G仅可以连接手机等少量设备,而5G网络除了手机以外,还可以连接近百件设备,大到一辆车,小到一根针。
汽车变成大“手机”接入网络,互不干扰自动行驶,优化道路交通,解放驾车的碎片化时间。在车内开视频会议、玩游戏皆可实现。同样,智能化生活方式已慢慢进入寻常百姓家。智能雨伞、水杯、餐具甚至智能女性卫生棉条已陆续面世。
专家预测,万物互联了,“手机”的概念将会逐渐淡化。未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呈现融合化、微型化和多元化发展趋势,移动智能终端的功能将与眼镜、手表等穿戴设备融合。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15期)
【小题1】本文以“5G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为题,有什么妙处?
【小题2】通 读全文,说说“5G”有哪些优点。
【小题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新型的5G“多址技术”可以将移动网络接入数量提高近百倍。
【小题4】文中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语言表达(共1题)

10.
(2016,鄂州)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7分)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 调查年份
 
 
 
 
 
 
 
所占比例调查内容..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
 
 
 
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3)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6.作文(共1题)

11.
走进中学,进入八年级,总有一些人、物、亲身体验,让你难以忘怀;那些日子,有阳光有风雨,阳光照亮了你,风雨磨砺了你……普希金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请以“亲切的怀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