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一上月考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114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中航工业航材院铝合金研究所整个劳模辈出的团队中,活跃着一群__________的“80”后,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各自对敬业的认识,对事业的执着。
(2)近日有网友曝光了一组中央电视台女主播们__________时代的老照片,她们青涩的模样和荧屏上端庄的形象形成对比。
(3)尽管抗日剧与历史事实、历史担当毫无关系,但剧中的中共主角永远是__________,英雄形象熠熠生辉,而敌人总是凶残、猥琐、无能,一副必败的样子。
A.风华正茂 气宇轩昂 朝气蓬勃
B.气宇轩昂 朝气蓬勃 风华正茂
C.朝气蓬勃 风华正茂  气宇轩昂
D.气宇轩昂 风华正茂 朝气蓬勃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片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其中既有仰视写景又有俯视写景的句子是“ ”。
(2)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的两句诗是“     ”。
(3)《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千古名句是“ ”。(文天祥《过零丁洋》)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此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小题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甘罗列传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曰:“昔日茂之孙甘罗,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孙,诸侯皆闻之。今者张唐欲称疾不肯行,甘罗说而行之。今愿先报赵,请许遣之。”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矣。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

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注:节选自《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
谋诈哉/
B.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
谋诈哉/
C.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
谋诈哉/
D.太史公曰/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B.乘,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C.上卿,是古代官名,战国时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地位相当于丞相(宰相)。
D.《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甘罗侍奉吕不韦的时候,虽然年纪只有十二岁,但是却帮吕不韦完成了游说张唐去赵国任相的任务。
B.甘罗游说张唐运用了作比较的游说技巧,将张唐和武安君比,应侯和文信侯吕不韦比,借武安君被害
死警示张唐,达到游说目的。
C.张唐出行是甘罗游说的第一步,接着甘罗借张唐出行游说赵王,让赵王主动割了五座城给秦王。
D.秦国把燕太子送回去后,赵国攻打燕,得了三十座城,让秦国也得到了十一座城的好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②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5.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柔情之柳
徐斌
在我国民间,柳树一直被视为降除瘟疫的象征。战国名医扁鹊用柳叶熬膏治疗疔疮脓肿,三国神医华佗用柳枝治疗骨折。世界各国的外科手术刀,也模仿柳叶形状制成,国际上统称“柳叶刀”。古典小说中南海观音的形象就是一手托净水瓶,一手拿柳枝,为人间播撒雨露,祛病消灾。
“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的生命力不但为人们所赞颂,而且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柳树还一直被看做是柔情的象征。“春风杨柳千万条”。漫游郊野,绿树那轻盈婆娑的风姿,展示着仪态万千、欣欣向荣的春天气息,把大千世界装扮得妩媚动人。无怪乎柳树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常选的对象,《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佳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如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在《咏柳》诗中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柔长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姿态。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唱道:“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诗人把绿柳比作婀娜多情的少女,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春景图。
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借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如雍裕之的《江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在众多植物中,杨柳抽丝发芽是较早的,因而常为敏感的诗人捕来作为报春的多情使者。如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诗中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与粉红色的桃花仙映成趣,构成一幅阳春三月、生机盎然的景象。柳枝纤细苗条,柳叶瘦长微翘,这些都与美女的身材、眉毛特征相吻合,古人多以杨柳来描摹美女,“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以柳叶喻女子漂亮的眉毛,极有特点,以至于成了人们赞美女子容貌的习惯用语。
春风杨柳美景,又是恋人们谈情说爱的最佳去处,明月作证,杨柳为媒,杨柳自然也就成了爱情的象征。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出了一对情人约会时的甜美,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生活的向往。难怪婉约派词人柳永在酒醒后,发出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千古喟叹。
柳絮飘忽不定,正如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因此杨柳还是古代文人笔下的闲愁象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在《青玉案》中用烟草、飞絮、梅雨来状写多而不断、缠缠绵绵的闲愁,可谓惟妙惟肖,令人叫绝。
【小题1】下列关于“柳”的象征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海观音手拿柳枝为人间祛病消灾,因此柳树被古人视为降除瘟疫的象征。
B.柳树姿态轻盈迷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它一直被看做柔情的象征。
C.恋人们常选择春风杨柳之所谈情说爱,杨柳往往被认为是爱情的象征。
D.柳絮飘呼不定,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杨柳还常常是闲愁的象征。
【小题2】下列对于文人引用诗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杨柳枝》把绿柳比作婀娜多情的少女,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春景图。
B.“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表明柳叶、柳枝成为古人赞美女子容貌的习惯用语。
C.王维《田园乐》中碧绿的柳丝与粉红的桃花仙映成趣,描绘出生机盎然的阳春景色。
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明月为证,杨柳为媒,表达了对自由爱情生活的向往。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柳叶、柳枝可用来治疗脓疮、骨折等病症,外科手术刀也是模仿柳叶的形状制成的。
B.柳树因生命力旺盛而成为历代文人吟诗作赋常选的对象,最早可查的文献是《诗经》。
C.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借柳表达对送别对象的依依不舍之情。
D.杨柳在春天抽丝发芽较早,故诗人在描摹春天景色时,常常用杨柳作为报春使者。
6.

母亲带来的福气
李运鼎
推开屋门,母亲在蒙头睡觉。我叫了一声,妈!她没有理我。我推推她,她不情愿地嘟囔道,谁呀!
是我,妈,你不得劲了吗?她缓慢地翻身坐起,白发蓬乱,一脸倦容地看我一眼,瞌睡。
我一边拿起梳子给她梳头一边笑说,大白天的,睡啥觉?她看一下外面,这不,天才亮吗?
我说,快吃晌午饭了,你不去捡“宝贝”,别人就捡跑了!
她说,老神仙给我留着哩——别梳了,老婆子了,头发梳恁理顺有啥用?
我说,头发梳理顺后捡“宝贝”时,人家就说,看这老太太多漂亮;乱蓬蓬的头发,人家就会说,看,那捡垃圾的疯婆子又过来了!母亲就笑起来,你这娃儿咋不说正经话呢!
母亲晚上七、八点就睡觉,夜里一点多坐起来自顾自说话,说累了再睡一会儿;四五点就起床,到外面捡垃圾——“宝贝”;吃过早饭,还去街上捡“宝贝”,捡累了回来就睡。一晌下来,她的“宝贝”就能堆一屋子。生物钟完全乱了,搞得一家人也跟着乱。
妹妹老在为清理垃圾的事与母亲发生争执。妹妹要把垃圾清理出去,母亲横竖不让。每次都要等母亲出门捡“宝贝”时,妹妹才能把堆满屋子的垃圾清扫一遍。
我清理母亲的“宝贝”时,总是先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递给母亲,对她说,这是收垃圾人给的定金。她接过来问,这是多少钱啊?我说,你数数。在母亲数钱时,我就把一屋子的垃圾清理干净了。
母亲虽然疲倦,我还是鼓动他出去捡“宝贝”,毕竟生命在于运动。母亲八九十岁了,这大半辈子,哪一天都会走很多路,干很多活。如果不让她干活,不让她走路,就等于给她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妹妹每每抱怨母亲捡“宝贝”的事时,母亲就说,你哥叫我捡哩,咋着?
给母亲梳完头,母亲就问我,娃儿,今儿个你咋不去上班啊?我说回来看看你就走,你是不是想去捡“宝贝”呀?母亲说,谁还捡呀,你们不是都不让我捡吗?我瞌睡了,你上班走吧!
说着母亲又躺下了。我给母亲盖好被子说,妈,你一会儿捡“宝贝”别跑恁远,迷了路找不到家咋办?母亲说,我就恁笨?嘴底下就是家!
我走到街上,见了邻居站在那儿说话,邻居就给我说些母亲捡垃圾的小趣闻。一转脸看见母亲已经走了出来,两眼不停地在路两边查看,手里已经捡了一把垃圾。她看见我时,本能地把垃圾背到后面。
我走过去问,妈,你不是睡觉吗?母亲说,我出来送送你。我说,你手里拿的啥呀?母亲只得拿出来,啥,捡哩宝贝!我一看又是一沓垃圾纸,手上已弄得很脏,就拉她到邻居家水池上洗手。她说,好好的手洗啥哩!我说,把手洗干净才能捡宝贝呀!
洗手时,我看见母亲的一个指甲劈了,就掏出指甲剪给她剪指甲。她就认真地看我的手,又用另一只手摸摸我的手说,娃儿你恁有福,看你这中指多长;男人有福一人福,女人有福发满屋!
几个邻居听见,都夸她,你看这老太太不迷了,还出口成章呢!就是您有福,才给您娃儿们带来了福气!母亲笑咪咪地问,真哩?是我给她们带来的福气?
我看着母亲认真地点点头,是哩,都是你给我们带来的福气!
(1)下面对文章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截取了与母亲生活的几个片段,字里行间中渗透了作者与母亲真挚、深厚的感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
B.文章第①段写“她没有理我。我推推她,她不情愿地嘟囔”,刻画了作为老年人的母亲面对儿子的关心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C.文章采取以顺叙为主,间以分叙的叙事方式,在平实的叙事中,作者娓娓道来,自然流露情感,表达了对天下所有母亲美好的祝愿。
D.文章把“我”和“妹妹”对待“母亲”捡垃圾的态度作对比,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尊敬爱戴之情以及“妹妹”的年幼无知。
E.文章采取有限的视角,使用第一人称,通过“我”之眼、“我”之口来写“母亲”的言行,“我”既是见证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
(2)联系全文,概括母亲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3)作者在文章最后写几个邻居对母亲的夸赞,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写作意图。
(4)文章标题是“母亲带来的福气”,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来探究其内涵。

6.语言表达(共1题)

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关于阅读,余秋雨强调:“茫茫书海,真正与你有缘的只是一小角。 (1) ,真正属于你的也只是不多的几十本。有不少名著属于有缘无缘之间,那也不妨一读,因为知道的范围总应该大于熟悉的范围, (2) 总应该大于拥有的范围。只要有时间,算不上名著的多种书籍也不妨广泛地浏览一下,那里也会有大量既能契合你、又能提高你的东西。 (3)  ,但不是封闭我们的城堡。

7.命题作文(共1题)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你心中的英雄也许还有烛之武、荆轲、项羽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命题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