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8分)。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地表多裂隙,地下多溶洞不利储水,贵州古代经济落后被《史记》和《汉书》称为“南夷”。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高原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甲地成为我国立体农业典型区的自然条件。(每点2分共8分)
(2)贵州古代经济落后被《史记》和《汉书》称为“南夷”,分析贵州古代经济落后的自然原因。(每点2分共10分)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地表多裂隙,地下多溶洞不利储水,贵州古代经济落后被《史记》和《汉书》称为“南夷”。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高原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甲地成为我国立体农业典型区的自然条件。(每点2分共8分)
(2)贵州古代经济落后被《史记》和《汉书》称为“南夷”,分析贵州古代经济落后的自然原因。(每点2分共10分)
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2.单选题- (共8题)
3.
下图示意某地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与销售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①总体生产能力强 ②专业分工程度低
③各企业联系较少 ④各企业团结协作
【小题2】阶段Ⅱ与阶段Ⅰ相比,该地区企业发展的优势有()
①环境污染减轻 ②原料渠道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小题1】阶段Ⅰ,该地区企业生产特点有()
①总体生产能力强 ②专业分工程度低
③各企业联系较少 ④各企业团结协作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①环境污染减轻 ②原料渠道拓宽 ③规模效益增强 ④内部交易成本降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③ |
4.
目前我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设备)生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26%,成为继日本和欧盟之后的第三大生产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仅占全球总安装量的0.73%。读“我国光伏企业空间分布统计表”,完成2~3题。
下表为我国光伏企业(生产太阳能设备的企业)空间分布统计表
【小题1】据材料分析影响我国光伏企业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世界市场 ③劳动力数量 ④交通运输
【小题2】为了提高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政府决定推行“太阳屋”(光伏安装在个人房顶)计划,该计划推行受到人口分布、经济和日照等因素的影响,那么推行该计划最具发展潜力地区的是
下表为我国光伏企业(生产太阳能设备的企业)空间分布统计表
| 广东 | 浙江 | 上海 | 北京 | 江苏 | 山东 | 河北 | 福建 | 安徽 | 陕西 |
企业数 | 153 | 143 | 128 | 116 | 112 | 50 | 30 | 21 | 21 | 19 |
占全国比重 | 16.6% | 15.6% | 13.9% | 12.6% | 12.2% | 5.4% | 3.3% | 2.3% | 2.3% | 2.1% |
【小题1】据材料分析影响我国光伏企业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世界市场 ③劳动力数量 ④交通运输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A.东北地区 | B.云贵地区 |
C.华北地区 | D.西北地区 |
5.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小题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
【小题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 B.产业布局不合理 |
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 D.人口出现负增长 |
①重复建设造成资金、财力、人力的巨大浪费 ②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 ④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的破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6.
2017年8月10日12时,四川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资料 ②统计灾区的人员伤亡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信息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资料 ②统计灾区的人员伤亡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信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7.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 提高煤炭产量
C. 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 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 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 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交通运输网的建设 B. 提高煤炭产量
C. 促进相关产业的转移 D.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 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C. 减少了当地大气污染物 D. 减缓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8.
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下图是美国宇航局EO—1卫星 2009年7月26日拍下的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一张卫星照片:巴西一家铁矿区对“地球之肺”所造成的破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获取以上图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小题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小题1】获取以上图片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 B.GPS | C.GIS | D.数字地球 |
A.“京津冀”地区雾霾连连 | B.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
C.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 | D.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 |
9.
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小题1】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小题2】与其他三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小题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工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①技术密集型工业 ②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劳动密集型工业 ④资金密集型工业
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 2002年 | 2003年 | ||||
第一 产业 | 第二 产业 | 第三 产业 | 第一 产业 | 第二 产业 | 第三 产业 | |
珠江三角洲 | 6 | 52.1 | 41.9 | 5.1 | 54.6 | 40.3 |
长江三角洲 | 4.9 | 49.8 | 45.3 | 4.1 | 52.4 | 43.5 |
京津冀 | 10.0 | 45.7 | 44.3 | 9.5 | 47.2 | 43.3 |
大东北 | 12.8 | 49.7 | 37.5 | 12.5 | 50.4 | 37.1 |
【小题1】四个地区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 |
B.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 |
C.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
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
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 B.第二产业轻工业比重大 |
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 | 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 |
①技术密集型工业 ②资源密集型工业 ③劳动密集型工业 ④资金密集型工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0.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权属、行政管理等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市片区,下图是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农民在“城中村”建“握手楼”说明该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小题2】农民应在“城中村”发展

【小题1】农民在“城中村”建“握手楼”说明该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拥堵 | B.缺少规划 |
C.环境污染 | D.产业畸形 |
A.旅游业 | B.电子工业 |
C.第三产业 | D.基塘农业 |
3.选择题- (共1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重庆谈判的老照片 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设战前工农业产量为100%)
材料三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
请回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