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51014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9/13

1.选择题(共5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狩猎( shŏu) 狼藉 消声匿迹(  nì ) 惟妙惟肖
B.攲斜( qī ) 畸形 妇儒皆知( rú ) 险象叠生
C.阴霾( mái ) 杳然 心无旁鹜( wù ) 一泄千里
D.剽悍( piāo) 诀别 恪尽职守( k è ) 莫衷一是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大清华进入2015年世界名牌大学排名的前五十,对此,两校学子忘乎所以,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气氛当中。
B.明朝末年发生过可怕的蝗灾,只见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一切,似乎要毁灭任何敢于阻挡它们前行的障碍
C.现在一想起自己读书的时候,当着客人的面念念有词地反驳母亲的情景,心里就不好受。
D.拥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我们的国家才能相安无事,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一进展览馆,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古老的宇航图,令人震撼不已。
B.游客不文明事件之所以经常性地频繁发生,不光有游客个人素质的问题,也有景区管理者的管理问题。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D.这次的“爱鸟护鸟,我在行动”主题公益活动,宣传组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大自然滥杀动物。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
5.
下列各项中的句式变换不符合改句要求的一项是(    )
A.原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要求语气表达更强)
改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难道不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B.原句;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铿锵有力地前行。(要求突出强调“铿锵有力”)
改句:铿锵有力地,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前行。
C.原句:汽车一阵疾驶,溅了他一身泥。(变换成被动句)
改句:他被疾驶的汽车溅了一身泥。
D.原句:这辈子,我们就是父母的影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改句:我们永远是爸爸妈妈的负担。

2.诗歌鉴赏(共1题)

6.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清)查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①驿:驿站,中国古代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往来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②遵陆:沿着陆路;走陆路。③芦溪:地名,在今江西省萍乡市。下文的“黄花古渡”“萍乡”也是地名。④丝缫:指春雨像蚕丝一样丝丝缕缕、绵绵不断。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黄花古渡”下船后经陆路到达芦溪后所看到的景象。
B.颔联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风景画,颇有《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安定平和景象。
C.颈联写蚕农的缫丝丰收和禾苗长势喜人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D.尾联写无论是湖南,还是江西,诗人所经之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体现了诗人的勤劳。
【小题2】(小题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
A.首联写的是行程路线,开门见山,点明了行程方向,不做任何粉饰。
B.颔联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主要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沿途风光。
C.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
D.全诗以景物描写为主,情景交融,流露出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洪渥传(宋·曾巩)
洪渥,抚州临川人,为人和平。与人游,初不甚欢,久而有味。家贫,以进士从乡举,有能赋名。
初进于有司,连辄出;久之,乃得官。官不自驰骋,又久不进,卒监黄州麻城之茶场以死。死不能归葬,亦不能返其孥。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予少与渥相识,而不深知其为人。渥死,乃闻有兄年七十余,渥得官而兄已老,不可与俱行。渥至官,量口用俸,掇其余以归,买田百亩,居其兄,复去而为官,则心安焉。渥既死,兄无子,数使人至麻城,抚其孥,欲返之而居以其田。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辄悲之。
其经营之犹不已,忘其老也。渥兄弟如此,无愧矣。渥平居若不可任以事,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其与人真有恩者也。
【注释】①驰骋:奔走钻营。②孥(nú):妻子和儿女。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 / 进于有司B.渥得官 / 而兄已老
C.掇 / 其余以归D.其与人 / 真有恩者也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卒(__________) ②既(__________) ③数(__________)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里中人闻渥死,无贤愚皆恨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至赴人之急,早夜不少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短文内容,说说洪渥是一个怎样的人。

4.现代文阅读(共2题)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怀念一棵梨树
岑燮钧
⑴在这梨花带雨的季节,我怀念一棵梨树。
⑵这一棵梨树曾经在我的眼前,隔着一条小河,它是我怡养倦眼的最好朋友。在四圈不是别墅就是公家高楼的挤压下,难得有这么一块闲地。A任庄稼长着,任野草蔓延着,任梨花独自开着。
⑶谁都知道,这是一块宝地,多少人垂涎欲滴。角力的结果是,谁也不给,造一个公园。
⑷造公园是一件好事。可是,没有人在乎一棵梨树的生存。在平整场地的时候,所有原先的花花草草都被铲除。公园是做过设计的,在强大的规划面前,一棵梨树又算得了什么。君不见,早有几十万一棵的大树,名贵树种,落户在规划区内。可是,落户不是生根,伤筋动骨,让人心有不忍。这世界上的大树,这里多一棵,那里就少一棵,实际上还是没有增加,反倒牺牲了一棵无缘无故的梨树。
⑸今年的春天,我怅然若失。
⑹我喜欢这一块野地。许多年里,都是这样。当油菜花开满田垄的时候,这里很是热闹。油菜花的金黄,给人一种强大的力量。没有谁,可以摧毁春天的蓬勃,就像许许多多的男男女女在这里拥抱,在这里喷射激情。它不经修饰,自然而然,是打心底里释放出来的温暖和喜气。野草也一样,野菜也一样,只要找着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大是小,是田埂还是河岸,都像是过年的春联,挂满每一个角落。
⑺这一块土地,从不闲着,是这个忙碌的世界上难得清闲的地方。
⑻不仅如此——尤其令我惊艳的是,在这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中,一棵素白素白的梨树,以灿若星光的绚丽,孤傲地立在那里。它是那么卓尔不群,旁若无人。仿佛那一地的油菜花,都是它的孩子,它俯视着,哀怜着,爱恋着,以无比自信的姿态,传达着来自天国的秘密。它的每一朵花,都是洁净的,不带一丝一毫的污染。它的洁净,首先来自灵魂的纯洁。白色是这个世界中最单纯的颜色,绘事后素,这是圣人的选择。它是寂寞的,它因热闹而寂寞。但它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纵然把一树繁花开成满头白发。它又是自由的,虽然它没有脚。它的自由,来自它灵魂的强大。B它敢于在一片金黄中,释放自己的洁白,毫不掩饰,毫不扭捏,大大方方,自开自败,无怨无悔,谁也不能改变它,谁也不能压制它。因为它的根扎在地底下,它就是从地底下一点一点生长起来的。只要这一块土地是它的,它自始至终都会宣示自己的颜色。
⑼可是,这一切都终结在一个梨花带雨的季节。
⑽我不曾走近过这一棵梨树,因为它与我隔着一条小河。但我曾经梦想,当公园建成的那一天,我可以跨过小桥,沿着公园的小径,来到它的身边。其实,只要稍稍高抬贵手,就会改变它的命运。这一棵梨树的存在,是绝不有辱公园的清誉的。多好的意境啊,在曲径通幽的尽头,一棵美丽的梨树等着你!如果,公园坚硬的花岗岩拱门正确定建在这边,那也可以改变啊。花岗岩是死的,树是活的,孰轻孰重,不是很分明么?岂不闻“树挪死人挪活”吗?以人的智慧,保存一棵树,那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本来,这几乎可以成为一则佳话。要知道,若是一条小径因为一棵梨树的无意阻挡而增加了曲折,那必是一道美丽的弧线;若是公园的拱门因之移动了位置,那么花香将永远洋溢在温柔的花岗岩周边。可是,这样的动人结果没有出现,我眼前的那棵梨树,再也不会回来了——不知道这是谁的过错?难道这样一棵独立不羁明艳照人的梨树,真的就不及那些随人移栽的所谓名贵树种招人喜爱么?
⑾我总想象着,我们温柔地对待一棵树,就像梨花带雨一样。没有什么坚硬的东西是永恒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⑿我知道,这一树梨花,将永远开在我心里……
【小题1】伴随着这棵梨树命运的变迁,“我”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读全文,请作简要分析。
【小题2】文中多次提到“梨花带雨”,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1)(9)段“梨花带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段“梨花带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A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第(10)段和链接材料,说说假如你是公园的设计师,你会如何安排这棵梨树及理由。
【链接一】一切顺乎自然的东西都是美好的。(古罗马诗人西塞斯)
【链接二】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朋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
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威力超群的量子武器
孙立华
8月16日,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因其运用量子物理基本原理,确保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从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的无条件安全,有力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量子理论应用于武器中。就会产生量子武器。 
量子武器实际上是一种威力超过核武器的无形杀手,如果把它安装到武器上,其威力如同人进入火海,可使其迅速化为灰烬。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中央科学院就开始了量子武器和反量子武器计划的研究,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前苏联分别获取了德国遗留下来的部分量子武器和反量子武器相关资料,并得出量子武器比核武器威力大的结论。爱因斯坦在1942年就提出了量子力与反量子力的守衡。据说,前苏联也一直在秘密研究实验量子武器,但一直没有更多的公开资料可供研究。外国分析家认为,俄罗斯由于具有自然科学优势,已拥有批量不大的量子武器样品,因为这种武器的有效半径是无限的,能够将激光送达任何地点。此外,这种量子技术还可以建立通信系统,以极高的速度向战区传递信息。
据专家预测,在量子物理学攻关、试验成功后,至少可生产如下武器:一是反物质炮。因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由反原子就可组成反物质。当反物质与正物质接触时会产生湮灭效应,放出光子和介子,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也就是说会爆炸。一毫克反物质与一毫克正物质湮灭时会产生相当于430吨TNT的爆炸力,因此现在的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反物质武器将是继核武器之后的又一种毁灭性武器。但是要研发反物质炮弹除了量子物理学基础研究、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外,还得有反物质试验装置。二是重力波炮。重力波炮实际上是一种量子定向能武器,其原理是量子凝缩。由于在宇宙中缺乏媒介,声波、冲击波等无法传播,导致传统的爆炸性武器包括核武器的效果都大打折扣,而重力波则不受这个限制。因此在宇宙中,定向发射的高能重力波可以很容易做到扩散性杀伤的效果。三是重力场发生器。其实就是个人造黑洞,只要碰上就片刻之间化为乌有。四是反量子武器。反量子武器是个量子防护罩,如果研制成功,那么它就能抵抗所有物理攻击。 
除了以上未来可能出现的量子武器,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量子雷达”,或将成为隐身飞机新的天敌。有报道称,光子的量子特性可用于挫败先进的隐身技术,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利用偏振光子探测物体和进行成像,如果隐身飞机试图截获这些光子并以某种方式反射以伪装自己的部位,就会不可避免地改变光子的量子特性,进而暴露干扰行为。也许,在不久的未来“量子雷达”将最先在世界军事舞台亮相,让隐身飞机无处遁形。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底16期 有删节)
【小题1】选文主要说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小题2】说说“反物质炮”“重力波炮”和两种武器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小题3】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据说,前苏联也一直在秘密研究实验量子武器,但一直没有更多的公开资料可供研究”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了以上未来可能出现的量子武器,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量子雷达’,或将成为隐身飞机新的天敌”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说说下面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一毫克反物质与一毫克正物质湮灭时会产生相当于430吨TNT的爆炸力,因此现在的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反物质武器将是继核武器之后的又一种毁灭性武器。

5.作文(共2题)

10.

   请以“因为有了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新;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

11.
综合性学习
孔子终生爱学习,处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不但爱好学习,还有很多关于学习的论述,请你结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论述内容以及自身实际,进行扩展阐发,写一则议论片断。
要求:(1)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至少引用孔子关于学习的两处论述;
(3)论点简要鲜明,论述有理有据;
(4)150字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作文:(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