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509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7

1.选择题(共2题)

1.
选出字形有误的一组 ( )
A.进退维谷 确凿 妇儒皆知
B.家喻户晓 炽痛 戛然而止
C.锲而不舍 踌躇 参差不齐
D.博学多识 皎洁 息息相通
2.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这个时候,众人也都豁然开朗地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B.他玩把戏的功夫举世无双,只有他的师傅可与之媲美。
C.小李近期学习非常努力,各科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
D.他在选择高考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2.字词书写(共1题)

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给加点字注音
弥散( ) 蕴藻( )
(2)、解释下列词语
自失:
(3)这段文字选自《社戏》,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一)、阅读文言文《孙权劝学》,完成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但当涉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3】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用什么理由推托?
【小题4】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二)、阅读《安塞腰鼓》中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2)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3)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4)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
(5)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6)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7)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8)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9)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10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小题1】语段(4)中“他们”指代什么?是谁在“呆呆的”?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小题2】语段(5)中抓住了人物的那些表演特点,描写出“安塞腰鼓的宏伟场面”?
【小题3】从语段(6)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小题4】语段(10)中“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三个词语的语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5.语言表达(共1题)

6.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义连贯
微笑是一杯浓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作文(共1题)

7.
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问题一
请将题目“与_________结缘”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
请以“走进阳光地带”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得套用和抄袭。
(3)、字数600左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