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 淘宝一族”的行列。 |
C.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
D.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
2.字词书写- (共1题)
(1)我如饥饿的瘦狼,tān lán(_______)地吞读下去。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 tān tā(_______)了。
(3)真是wèi zuì qián táo“(_________)”了,我以为。
(4)那gū kǔ líng dīng(________)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3.文言文阅读- (共2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蔽林间窥之(偷看) | B.稍出近之(渐渐) |
C.以为且噬己也(吃) | D.益习其声(好处) |
他 日 驴 一 鸣 虎 大 骇 远 遁
【小题3】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小题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一寺临河干______
(2)二石兽并沉焉_____
(3)遂反溯流逆上矣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小题3】选出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以寻找石兽为线索展开情节,详细描写人物语言,对寻找过程则一笔带过。 |
B.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遂反溯流逆上矣”。 |
C.按照老河兵的说法,果然在上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证明了老河兵的学识渊博。 |
D.最后一段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
4.现代文阅读- (共1题)
中国的茶道精髓
①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一种很有益的和美仪式。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的有机结合,包括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导引这七种主要义理。中国茶道以“四谛”为总纲,即和、静、怡、真。
②“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是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中国茶道融合了儒、佛、道三家思想,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实用心理。这正是区别于日本茶道的标志之一。和谐——中国茶文化不朽的灵魂。
③“以茶待客”是中国的习俗。有客人来,端上一杯芳香的茶,是对客人极大的尊重;即使客人不来,也可通过送茶表示亲友间的情谊。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人人情高谊,见外方人之被欺凌,必众来救护。或有新来外方人住京,或有京城人迁居新舍,邻里皆来献茶汤,或者请到家中去吃茶,称为“支茶”。
④在现代生活 中,以茶待客,以茶交友,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而且也用于机关、团体,甚至成为国家礼仪。不论是宋代汴京邻里的“支茶”,还是现在的人们以茶待客和茶话会,茶都是礼让、友谊的象征,都是亲和、和谐的体现。
⑤“静”是中国茶道的精髓,“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只是一份残缺的心灵。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之路。
⑥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察万物、思如风云、心中常乐。道家主静,儒家主静,佛家也主静。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高僧还是儒生,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洞察明鉴,体道入微。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⑦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虚静的空灵的心境,当茶的清香浸润着你的心田的时候,你的心灵就会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就会在虚静中升华,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和交汇,达到“天人和一”的“天乐”境界。(有节选)
【小题1】中国茶道中的“和”含义是什么?【小题2】第⑥段的语言特点。
【小题3】“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唐代•灵一《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结合文末的内容,理解诗歌中茶的作用。
5.语言表达- (共1题)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大门是虚掩着的;在人生道路上,你付出坚持,你会发现真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字词书写:(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