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共1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当涉猎 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卿今者才略 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小题4】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③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⑤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⑥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⑦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⑧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 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⑨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小题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小题2】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小题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该句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加点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小题4】文中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小题5】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小题6】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
笔墨童年
余秋雨
①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②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③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④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⑤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⑥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⑦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⑧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⑨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⑩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⑪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⑫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⑬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⑭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间之礼、天地之敬。
⑮这是我的起点。
(选文有删改)
【小题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1)__________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__________
(4)乡人敬惜字纸
【小题2】本文语言简洁生动,表现力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不同角度赏析以下语句的表达效果。
(1)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小题3】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4】作者余秋雨是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
3.综合性学习- (共2题)
哲人曾说:“慢舞于云端,不如贴地徐行。”生命的原本节奏,我想,应是缓慢平和的,似湘江之水潺潺流动;似舟上渔歌,黄昏之晓,余音袅袅,不绝如lǚ;似西藏古寺的傍晚钟声,轻轻然,铿铿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潺潺(____) 铿铿然(____) 不绝如lǚ(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贴地徐行”中,“徐”的意思是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写生命平和缓慢的节奏。
八年级(1)班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根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
歌唱祖国(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在访问烈士纪念馆时,让你采访纪念馆的解说员,你准备如何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一谈你对这次活动的感受或者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