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097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31

1.综合题(共3题)

1.
挪威和瑞典是北欧国家,斯湛的纳维亚山脉位于两国之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挪威降水量丰富的原因。
(2)在第四纪冰期,北欧为冰川覆盖,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地貌就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描述挪威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最大的葵花籽生产区,其中甲市有我国最大葵花油生产基地。其产品销往国内外,近几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葵花籽需求量大幅减少,有些地区还出现葵花籽滞销现象。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分区的    区,图中M所在的地形区是    。说出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2)试分析图示区域种植向日葵的有利条件。
(3)请为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3.
读湖南省、广东省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乙河流域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该流域的粮食生产地位不断下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分析湖南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及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2.单选题(共18题)

4.
下图为北半球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甲山地①为常绿阔叶林带
C.丙山地③可能为热带(季)雨林带
D.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5.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降水季节变化大,西部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C.东部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东部城市化水平高,西部城市化水平低
【小题2】今年1月至2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对各地进行考察,考察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福州的白昼先变短再变长
B.孟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经红海时,看见许多猴子在沿岸大片森林中
D.经阿拉伯海时,感到船顺风顺水
6.
下图是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表格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工厂可能是电子工业B.③工厂可能是制糖厂
C.③工厂可能是服装厂D.②工厂可能是家具厂
【小题2】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的区位条件会逐渐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出现工业转移,表中的三类工业部门最有可能出现大规模转移的是(  )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7.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
A.西南郊B.西北郊C.东南郊D.东北郊
【小题2】近十年该城(  )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8.

   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气候多样B.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C.光热充足,降水丰富D.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小题2】西南地区种植小春马铃薯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洪涝B.霜冻C.台风D.光照
【小题3】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是(   )
A.低热河谷地带B.高海拔地区C.中低海拔地区D.四川盆地
9.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 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小题2】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10.
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个头大、外表光滑、口感甜脆而驰名中外;云南昭通冰糖心苹果大小不一、表皮粗糙,但吃起来甜味十足,好似冰糖一样。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苹果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地区,则影响云南昭通苹果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B.海陆位置C.水源条件D.纬度因素
【小题2】烟台和昭通种植苹果树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B.降水丰富C.光照充足D.交通便利
11.

   “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下图为“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
A.共享基础设施,扩大市场份额B.保障能源供应,提高批发价格
C.增强集聚优势,实现产业转型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小题2】由图可知,嘉祥县手套企业相互协作,可以(  )
A.削弱各企业的竞争力B.促进新产品研发
C.压制其它产业的发展D.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12.

   “工业4.0” (Industry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它是一个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全部编织在一起的大网,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将降低
【小题2】“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小题3】下列不属于“工业4.0”的主题内容是(   )
A.智能工厂B.智能生产C.智能物流D.智能采矿
13.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小题2】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乙城B.丁城
C.丙城D.甲城
14.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调整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运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元素是
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
【小题2】在平原地区,建筑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小题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 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
15.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小题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6.
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市场经济其实也就是候鸟经济,投资商就是“经济候鸟”,哪个地方“水草丰美”,投资商就飞到哪里。读某工业“候鸟”示意图,完成下题。图中转移的工业及所体现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变化分别是( )
A.钢铁工业 能源→技术
B.电子工业 科技→劳动力
C.化学工业 劳动力→原材料
D.纺织工业 科技→劳动力
17.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

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D.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
18.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小题1】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近年来比较严重,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与长三角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关
B.在湖水最少的冬季危害最大
C.会引起蓝藻大面积发生,影响城镇用水
D.可引入海水,加速湖水更新,加快净化
【小题2】图示地区原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却需要从外地调入粮食,其原因不包括( )
A.种植结构调整
B.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C.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D.环境污染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19.
2014年的达喀尔拉力赛从阿根廷当地时间2014年1月5日开始,结束于阿根廷当地时间1月19日。赛事发车地点为阿根廷的罗萨里奥,比赛先后经过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3个国家,总里程超过8 800千米,最后抵达智利瓦尔帕莱索。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假设某选手在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携带了一个GPS信号接收机,该设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
A.测定该选手所处的位置B.测定所经地区的海拔
C.确定该选手行进的方向D.获取实时自然景观变化
【小题2】赛事过程中,如果某选手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确定线路,需要利用的技术是( )
A.RS和GISB.GIS和GPS
C.RS和GPSD.数字地球
2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森林破坏D.湿地萎缩
【小题2】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矿产开发利用应采取的措施为
A.提高矿产资源的产量B.限制矿产开发,保护环境
C.加大矿产的外运能力D.对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增加附加值
21.
下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
【小题2】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

3.选择题(共2题)

22.

读“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M河(    )

23.

事物都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对下列经济现象的本质认识正确的是(    )

①电信运营商初步实现“降费”“提速”——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同城的小王与小赵交换闲置物品——商品流通中直接的物物交换

③纯手工制作的皮鞋比批量生产的皮鞋贵——价值决定价格

④小王花2元购买一支圆珠笔——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