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95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选择题(共6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几年,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的优美景观和独特的建筑、文化等资源,开拓了会务休假、田园休闲、自然观景、农业生产情境体验等旅游系列,乡村正慢慢变成都市人的精神后花园。
B.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
D.网络公众筹款是一种“圈圈转播”、“聚腋成裘”的公益筹款方式,具有筹款方便快捷、简单轻松的优点,不过如果运营不当或筹款过于频繁,就难免让公众产生“筹款疲惫感”。
2.
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寒衣处处催刀尺
A.画图省识春风面B.千载琵琶作胡语
C.艰难苦恨繁霜鬓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3.
《琵琶行 并序》中有些环境描写的诗句很好地烘托了气氛。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烘托出一种苍劲悲壮的气氛。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了乐声动人、听者全神贯注的气氛。
C.“绕船月明江水寒”一句烘托了孤独寂寞的气氛。
D.“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与朋友饯别的凄凉情景。
4.
下列句式属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师不必贤于弟子
5.

湄公河号称“亚洲的多瑙河”,此称号主要针对湄公河的什么特点而言(  )

6.

湄公河号称“亚洲的多瑙河”,此称号主要针对湄公河的什么特点而言(  )

2.诗歌鉴赏(共2题)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小题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泰山月夜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泰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小题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8.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5分)
9.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⑥;问一而告二谓之囋⑦。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⑧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注] ①数:术,即方法、途径;引申为“科目”。②没:同“殁”,死亡。③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④箸(zhù):通“著”,明。⑤蝡(rú):同“蠕”,微动。⑥傲:浮躁。⑦囋:形容言语繁碎。⑧向:通“响”,回音。⑨方:通“仿”,仿效。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B.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C.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D.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小题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是先秦时期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是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B.士是西周贵族等级的最下层,后演变成既指文士又指武士,也指青壮年男子和有某种品质、才干的人,文中指读书人。
C.古人“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即指文中的《诗》、《书》、《礼》、《乐》、《春秋》。
D.古人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的说法,根据这一标准,文中的“四寸”相当于今天的10厘米多一点。
【小题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
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要学习的内容。
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

4.语言表达(共1题)

10.
下面是某银行手机银行操作流程,请把这个流程转化成一段叙述性文字。
要求:①表述清晰、准确;②语言简明、连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6道)

    诗歌鉴赏:(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