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5094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0

1.选择题(共7题)

1.
下列四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炽热(chì) 诧异(chà) 赫然(hè) 怏怏不乐(yàng)
B.孱头(chán)猥琐(wěi)元勋(xūn) 迥乎不同(jiǒng)
C.盔甲(kuī)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九曲连环(qū)
D.深邃(suì)涉猎(shè) 锲而不舍(qì)鲜为人知(xiǎn)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拜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B.泪水从他们眼睛里夺哐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C.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证据说看到了什么。
D.在闲瑕时甚至睡梦中,她身处的环境常在我脑海中出现。
3.
(2016年中考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D.也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
4.
下面关于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河中石兽》启示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B.《陋室铭》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东市买鞍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工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
D.《卖油翁》记叙了卖油翁与陈尧咨对答和卖油翁酌油的经过,本文着重写陈尧咨的射箭。
5.
对下列文言文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事,像飞一样的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B.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陈尧咨康肃公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媲美,他也因此自我矜持。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间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D.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6.
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复吴下阿蒙 非复:不再是
B.愿为市鞍马 市:市场
C.徐以杓酌油沥之 沥:下滴
D.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于是
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但辞爷娘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
B.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愿为市鞍马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众服为确论
D.唯闻女叹息   闻之笑曰

2.句子默写(共1题)

8.
选择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或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全诗。请先写上题目再默写诗句。

3.诗歌鉴赏(共1题)

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小题1】诗的前两局写出“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小题2】作者“借花说理”目的是告诫儿辈们什么道理?

4.文言文阅读(共1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字少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等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候王,虞常等谋反匈奴,欲杀卫律。候王尝私见张胜。单于怒,欲杀汉使者,或曰:“宜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ƒ,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持武,驰召医。……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血与旃毛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徒武北海④上无人处,使牧羝⑤,羝乳乃得归。
(选自《汉书》)
【注释】汉使:指从前扣押的十多批汉朝使臣。‚节:古代使臣信物,以竹为杆,上饰牦牛尾。ƒ受辞:审讯④北海: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⑤羝:公羊。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置币遗单于 遗:赠送
B.会候王,虞常等谋反匈奴    会:适逢
C.候王尝私见张胜    尝:曾经
D.天雨雪    雨:雨水
【小题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选文表现了苏武怎样的精神品质?

5.现代文阅读(共1题)

11.
补丁也开花
孙道荣
(1)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2)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她很少抬头,只有针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
(3)这里原本是一个城乡结合部,这几年城市西迁,这块地也跟着火热起来,到处是建筑工地。上她那儿织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也不贵,两三块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人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4)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儿。
(5)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6)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牡丹。我告诉她。她看着我,要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7)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浮肿,一点也不像一只绣花的手。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8)正说着话,一个背书包的女孩,走了过来。以为女孩也是要织补的,我往边上挪了挪。她笑了,这是我女儿,就在那边的学校上学。女孩看看我,喊了声叔叔,就放下书包,帮她整理线盒,很多线头乱了,女孩就一根一根地理清,重新绕好。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孩子,从我们面前走过。有些孩子看来是女孩的同学,她们和女孩亲热地打着招呼。女孩一边帮妈妈理线,一边和同学招呼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
(9)我好奇地看着女孩。她稚气的脸上,已经三三两两冒出青春的气息。她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她的同学看到她的妈妈是个街头织补女。这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个同学,就因为长相土了点,苍老了点,他的儿子从来不让他参加家长会,也不让他去学校接自己,男孩认为,自己的爸爸太寒碜了,出现在同学面前,丢了自己的脸。
(10)我对她说,你的女儿真好。她看看女儿,笑着说,是啊,她很懂事。这几年,孩子跟我们也吃了不少苦。女孩嘴一撇,吃什么苦啊,你和爸爸才苦呢。忙完了手头的活,女孩拿出书本,趴在妈妈的凳子上,做起了作业。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去做作业。女孩说,我们要等爸爸来接我们,然后一起回家。
(11)她穿针引线,牡丹的雏形,已经显露出来。这时候,一个中年男人蹬着三轮车骑了过来,女孩亲热地喊他爸爸。我对她说,天快黑了,要不我明天再来拿,你们先回家吧。她摇摇头,就快好了。
(12)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她终于将牡丹绣好了。那件陈旧的连衣裙,因为这朵鲜艳的牡丹,而靓丽起来。
(13)中年男人将三轮车上的修理工具重新摆放,腾出一个空位子来,然后,中年男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放在了那个座位上。我这才注意到,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女孩将妈妈的马扎、竹筐放好,背着书包,跟在爸爸的三轮后,蹦蹦跳跳地走去。
(14)目送他们一家三口的背影渐渐消失后,我拿着那件绣了牡丹的裙子回了家。你完全看不出来,牡丹之处,曾经是一个补丁。
【小题1】小说的主人公无疑是摆摊织补的“她”,但第8-10段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她女儿,这是为什么?
【小题2】小说结束前才交代:“她的下半身,是瘫痪的。”其实前文一些地方已经做了铺垫,请简要概述出来。
【小题3】整体把握全文,说说文题“补丁也开花”中“补丁”和“花”的内涵,并分析其作用。
【小题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请你探究织补女工和徐敏共同的性格特征,并从择业的角度谈谈他们给你的启发。
2001年,徐敏25岁。那年,因一次意外,徐敏原本美好的生活变得面目全非:高位瘫痪,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轮椅成为她的“身体”和“双脚”。遭此厄运,徐敏曾一度想放弃生命,但最终她选择了坚强。“因为身体残疾的缘故,我希望能找一份可以躺着做的工作。”2009年年底,徐敏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名为“奇迹电动工具”的网店,专门销售永康市优势五金产品电动工具。现在,“奇迹电动工具”已经是三钻卖家,有了稳定的客户和一定的知名度。

6.名著阅读(共2题)

12.
(题文)“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句中的“文化之城”指的是哪里?
13.
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书中尼摩船长拯救诺第留斯号和其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险情时,尼摩船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化险为夷。

7.作文(共1题)

14.
细心阅读语文课本,我们时常被书中的人物感动:邓稼先为祖国事业奉献一生,闻一多沥尽心血,埋头实干,鲁迅先生为了唤醒民众弃医从文……同学友情,亲人关爱,古人情操……温情和力量就在生活的点滴里,引领成长中孤单的心。请以“_______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
荣誉、梦想、责任……”等词语。
(2)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否则扣分。
(4)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7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著阅读:(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