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组- (共1题)
1.
(题文)我国“三江并流”由三条河流并肩流过云南省西北部,因其气势磅礴而形成独特的地理景观,被列为世界遗产地。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小题1)下列河流中,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
【小题2】(小题2)下列选项中,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核心景观的有( )
①高山湖泊 ②火山锥 ③峡谷 ④冰川 ⑤地堑
【小题1】(小题1)下列河流中,其上游属于“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的是( )
A.红河、湄公河 |
B.湄公河、萨尔温江 |
C.湄公河、湄南河 |
D.湄南河、伊洛瓦底江 |
①高山湖泊 ②火山锥 ③峡谷 ④冰川 ⑤地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⑤ |
2.综合题- (共4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南部分布着广阔的荒漠。荒漠区内降水稀少,植被以仙人掌类为主。
材料二 土地荒漠化是一个国际性难题。荒漠化现象在世界热带草原区、温带草原区不断涌现。荒漠不断吞噬着绿洲、草原和森林。

(1)材料一中①②两地荒漠的类型不同,①位于______地区,②位于______地区。(提示:从所处的温度带考虑)
(2)根据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趋势,我国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现代城镇应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3)有人在我国东部城郊人工堆沙,模拟荒漠景观,发展城郊休闲旅游。由于环境不适,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除草、拔树(苗)。你认为在该景区内植物不断生长繁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南部分布着广阔的荒漠。荒漠区内降水稀少,植被以仙人掌类为主。
材料二 土地荒漠化是一个国际性难题。荒漠化现象在世界热带草原区、温带草原区不断涌现。荒漠不断吞噬着绿洲、草原和森林。

(1)材料一中①②两地荒漠的类型不同,①位于______地区,②位于______地区。(提示:从所处的温度带考虑)
(2)根据荒漠化发生、发展的趋势,我国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现代城镇应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3)有人在我国东部城郊人工堆沙,模拟荒漠景观,发展城郊休闲旅游。由于环境不适,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除草、拔树(苗)。你认为在该景区内植物不断生长繁殖的原因有哪些?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长期以来,B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围绕森林的可持续发展,B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从实施生态教育、资源管理、防火安全等生态战略上入手,全力保护森林资源。

(1)我国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区。
(2)A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B地区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下图为我国森林分布示意图。长期以来,B地区林木超采现象十分严重,采育脱节,加上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多种冲击,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围绕森林的可持续发展,B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从实施生态教育、资源管理、防火安全等生态战略上入手,全力保护森林资源。

(1)我国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区。
(2)A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会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3)B地区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西走廊有“风电走廊”之称,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但由于现有电网输配能力不足等原因,部分风电场的风机无奈暂停,“弃风”现象严重。目前,河西走廊的风电发展还存在大量中小风电企业盲目开发,电力质量难达标准,市场距离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地区风电产业的发展。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针对“风电走廊”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河西走廊有“风电走廊”之称,2008年8月,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但由于现有电网输配能力不足等原因,部分风电场的风机无奈暂停,“弃风”现象严重。目前,河西走廊的风电发展还存在大量中小风电企业盲目开发,电力质量难达标准,市场距离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地区风电产业的发展。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针对“风电走廊”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建议。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金周”期间,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材料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垸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 到经济收益”。
(1)九寨沟地处________气候区,其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具有丰富的________景观和独特的________风情及传统文化。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九寨沟应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材料一 “黄金周”期间,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平地起新楼,客栈、宾馆林立,城市化的设施遍布九寨沟;旅游业的兴旺使大量的饭店、商场、宾馆、旅行社等涌进沟内,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材料二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垸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 到经济收益”。
(1)九寨沟地处________气候区,其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具有丰富的________景观和独特的________风情及传统文化。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九寨沟应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3.单选题- (共11题)
7.
齐云山的风光绮丽动人,山中奇峰、怪石广布,洞、涧、泉遍布其间,全山地质构成为层积砂岩,赤如朱砂,灿若红霞,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齐云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为“皖南三大名山”,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相对游客量并不多。读皖南部分旅游景区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齐云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小题2】齐云山较黄山、九华山游客相对稀少的原因可能是

【小题1】齐云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侵蚀一沉积一隆起 | B.侵蚀一隆起一沉积 |
C.隆起一沉积一侵蚀 | D.沉积一隆起一侵蚀 |
A.齐云山面积、高度小 | B.山区景色单一,缺乏人文景观 |
C.当地宣传力度小 | D.通达度较低,地区接待能力不强 |
8.
①国土面积大 ②水热充足 ③生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 ④土壤肥沃
【小题2】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巴西的生物承载力有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是( )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①国土面积大 ②水热充足 ③生物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广阔 ④土壤肥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气候变暖 | B.降水减少 |
C.国土面积减小 | D.植被破坏 |
9.
读我国电力装机比重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火电比重大,反映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是

【小题1】图中显示火电比重大,反映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特点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
B.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 |
D.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全世界的状况相同 |
A.鼓励小煤窑发展,以满足发展需求 |
B.建立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 |
C.控制经济发展规模,以减轻能源供应压力 |
D.控制煤炭生产,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
10.
每个区域的地理环境都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长江三角洲
【小题2】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表现为
【小题1】长江三角洲
A.位于长江人海口,平原地形 | B.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
C.植被具有耐旱特点 | D.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生产地区 |
A.长江三角洲为旱作农业,主要种植水稻 | B.松嫩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冬小麦等作物 |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以两年三熟为主 | D.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
11.
草地农业即种植多年生饲草,发展牛、羊等草食类动物的一种新的农业模式。针对我国近年人均口粮消费量逐年递减的情况,有学者建议,我国应立足国情,积极发展草地农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全国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动力是
【小题2】发展草地农业,有利于
①增加粮食产量 ②挖掘土地潜力 ③减轻环境污染④推动生态保护
【小题1】导致全国人均口粮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动力是
A.粮食因灾削减 | B.饲料用粮激增 | C.人们食物结构改变 | D.城市化占用耕地 |
①增加粮食产量 ②挖掘土地潜力 ③减轻环境污染④推动生态保护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2.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结构设计风格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读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与图中民居建筑对应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能反映图中当地民俗的是

【小题1】下列与图中民居建筑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东北民居 | B.②一江南水乡民居 | C.③一皖南民居 | D.④一草原蒙古包 |
A.①信天游 | B.②赛马 | C.③火把节 | D.④昆曲 |
13.
读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事故图制作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有
①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 ②进行空间分析和分析结果形成图像 ③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④根据系统处理
【小题2】分析上图可以看出事故高发点多位于

【小题1】在事故图制作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有
①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 ②进行空间分析和分析结果形成图像 ③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④根据系统处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普通道路的交叉点 | B.普通道路与快速干路的交叉点 |
C.快速干路的交叉点 | D.普通道路与快速干路的非交叉点 |
1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促进农业发展,酒泉当地居民大量引水灌溉,但作物产量反而越来越小,这是因为
【小题2】若图示区域内中上游地区不加限制地利用河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可能是

【小题1】为促进农业发展,酒泉当地居民大量引水灌溉,但作物产量反而越来越小,这是因为
A.土地盐碱化 | B.水土流失 | C.河流径流量减小 | D.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 |
A.绿洲面积扩大 | B.居延海湖面上升 |
C.人类活动向河流下游移动 | D.土地荒漠化 |
15.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中最末一个梯级电站,目前为我国第三大水电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向家坝水电站建成后将产生的影响是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河流甲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注入印度洋②乙省省级行政中心因纬度较低,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且北有重重山岭阻挡,故气候冬暖夏热③该地区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且分布集中,地域组合好④该地区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

【小题1】向家坝水电站建成后将产生的影响是
A.加重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 | B.重庆等地夏季酷暑有所减弱 |
C.三峡水电站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 D.进一步改善中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 |
①河流甲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注入印度洋②乙省省级行政中心因纬度较低,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且北有重重山岭阻挡,故气候冬暖夏热③该地区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且分布集中,地域组合好④该地区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区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组:(1道)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