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下图为我国不同河流流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松花江流域更为严重的原因。
(3)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试分析其原因。
(2)简述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松花江流域更为严重的原因。
(3)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中国工业报》报道:“十二五”时期,山西省将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构筑集约、绿色、多元、低碳的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

(1)山西省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请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下图为山西省能源基地某产业键示意图,其中F代表的工业部门是“电力工业”或“建材工业”)。试分析此产业链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据《中国工业报》报道:“十二五”时期,山西省将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多元发展”的发展思路,努力构筑集约、绿色、多元、低碳的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

(1)山西省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请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下图为山西省能源基地某产业键示意图,其中F代表的工业部门是“电力工业”或“建材工业”)。试分析此产业链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
(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3.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并同答问题。

(1)简析两个经济区发展经济所具有的共同区位优势。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1)简析两个经济区发展经济所具有的共同区位优势。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4.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左图)。

材料二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上图(右图)所示。
(1)我国除了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之外,还积极参与中亚等国外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 ________(填“缓解就业压力”或“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为河西走廊,分析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
(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江南丘陵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4)为解决材料二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材料一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走向示意图(左图)。

材料二 广东是能源消耗大省,人均能源储备不到全国水平的二十分之一。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如上图(右图)所示。
(1)我国除了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之外,还积极参与中亚等国外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最主要的目的是 ________(填“缓解就业压力”或“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
(2)西气东输一线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重合地段为河西走廊,分析它们共同穿过该地区的主要原因。
(3)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江南丘陵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4)为解决材料二所反映出的问题,广东省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单选题- (共12题)
5.
由于风力的影响,沙漠之中多沙丘地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幅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
【小题2】移动沙丘可侵害农田村庄,因此防护林应建在
①缓坡一侧 ②陡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小题1】下列四幅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剖面图的是
A.![]() | B.![]() |
C.![]() | D.![]() |
①缓坡一侧 ②陡坡一侧 ③迎风坡一侧 ④背风坡一侧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6.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ー,也是我国第二大城市密集区.还曾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是我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小题2】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城市化、专业化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高温少雨 | B.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密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D.具有肥沃的红壤 |
A.工业化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形成“避地开花,分散发展”的局面 |
B.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相互竟争,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发展 |
C.各城市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
D.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各城市的功能结构趋同,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减弱 |
7.
下图为我国某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该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分别为13.8%、38.9%、47.3%,2013年分别为22.4%、45.7%、31.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最可能是
【小题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小题1】该市最可能是
A.大庆 | B.重庆 | C.阜新 | D.长沙 |
A.资源枯竭 | B.产业转移 | C.劳动力减少 | D.市场需求 |
8.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态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
“沿海接单,内地加T”,主要是因为
【小题2】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紧邻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
“沿海接单,内地加T”,主要是因为
A.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 B.市场需求的变化 |
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 | D.国家政策的变化 |
A.劳动力成本低 | B.土地资源廉价 | C.电力资源丰富 | D.交通运输便捷 |
9.
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有关田納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
B.农业以发展乳畜业生产为主 |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
D.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
A.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 B.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
C.煤、铁、铜等矿产资源贫乏 | D.水系发达,但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
10.
下图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对应曲线的是( )
【小题2】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小题1】图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对应曲线的是( )
A.c、b、a | B.a、b、c |
C.b、c、a | D.c、a、b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
下图是“某旅友暑期骑行途经地点的手机截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 长江流域 B. 江西省
C. 江南丘陵地区 D. 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题2】该旅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
A. 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B. 气温高,易中暑
C. 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D. 人烟稀少,易迷路
【小题3】记录旅友骑行途经地点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小题1】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A. 长江流域 B. 江西省
C. 江南丘陵地区 D. 珠江三角洲地区
【小题2】该旅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
A. 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B. 气温高,易中暑
C. 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D. 人烟稀少,易迷路
【小题3】记录旅友骑行途经地点位置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GIS C. RS D. 数字地球
12.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小题2】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 B.风蚀作用 | C.冰蚀作用 | D.水蚀作用 |
A.彻底退耕还林 | B.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
C.加强农业生产的综合开发 | D.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
13.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我国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如“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等。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小题1】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净化空气 | B.涵养水源 | C.吸烟滞尘 | D.防风固沙 |
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D.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
14.
我国境内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平原,称为三江平原。读三江平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小题2】我国政府已于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三江平原的沼泽作为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其形成按地域分布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A.沼泽地的土壤贫瘠 | B.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C.粮食过剩,价格偏低 | D.开发的成本太高 |
15.
读“德国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钢铁工业改变过去的布局模式.在a河口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工业是因为该地区
【小题2】20世纪50年代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迅速衰落,其原因是

【小题1】该国钢铁工业改变过去的布局模式.在a河口沿岸港口周边地区布局钢铁工业是因为该地区
A.煤炭资源丰富 | B.铁矿资源丰富 |
C.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 D.便于进口铁矿石,减少运费 |
A.煤炭资源耗尽 | B.军事订单减少 |
C.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涌现 | D.国家对国土的开发和整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