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二下学期九校联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086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踯(zhú)(jìng)敌煤(xiè)一(hōng)而上
B.(quán)发(bié)脚笨(zhuó)风驰电(chè)
C.趿(tā)拉甲(qiào)执(niù)忧心忡(chōng)
D.堵(sè)包(zhā)戏(xuè)(biāo)肥体壮

2.句子默写(共1题)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昨夜西风凋碧树。   ,  _。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3)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张溥《五人墓碑记》)
4)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7分)
临江仙•送王叔济(宋)张元千
玉立清标消晚署,胸中一段冰壶。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小题1】“冰壶”二字让你想起了王昌龄的哪一句诗?“冰壶”在词中比喻什么?(2分)
【小题2】“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写法精妙,试作简要分析。(5分)

4.文言文阅读(共2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答秦太虚书苏轼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
轼寓居粗遣。但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而轼亦丧一老乳母。悼念未衰,又得乡信,堂兄中舍九月中逝去。异乡衰病,触目凄感,念人命脆弱如此。
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吾侪渐袞,不可复作少年调度。当速用道书方士之言,厚自养炼,谪居无事,颇窺其一二。已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乃出。自非废放,安得就此?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当及今为之,但择平时所谓简要易行者,日夜为之,寝食之外,不治他事。但满此期,根本立矣。此后纵复出从人事,事已则心返,自不能废矣。
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祿仕,方应举求之,应举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賊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酽。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庖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
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不宣,轼再拜。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章精华》,有刪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承见,中间得疾不轻喻:开导
B.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度:估量
C.每月,便取四千五百钱朔:农历每月初一
D.岁晚苦寒,万万自重惟:希望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夜为,寝食之外,不治他事鄙贱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舍弟初到筠州,即丧一女子,轼亦丧一老乳母吾尝终日思矣
C.冬至后当入此室,四十九日出今其智反不能及
D.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立石于其墓之门,旌其所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苏轼谪居黄州后写给秦太虚的一封回信,信中真切记述了自己这段时期内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给人以亲切之感。
B.苏轼向道观借了三间房,准备到那里闭门静修四十九天,用道书方士所说的方法静心养生,并让秦太虚也注意修炼身性,关心备至。
C.苏拭十分赏识秦太虚的才华,劝导他努力去写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不必舍本逐末追求仕途的发展,感情极为深厚。
D.在黄州时,苏轼虽然经济拮据,生活俭朴,但他并不显得消沉,而是随遇而安,他时常寄情山水,交友游乐,充满生活情趣。
【小题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太虚他日一为仕宦所縻,欲求四十九日闲,岂可复得耶?(4分)
②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3分)
5.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5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小题1】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小题2】你是否赞成本段文字中孔子的观点?请联系实际作简要论述。(4分)

5.语言表达(共2题)

6.
仿照示例,另写几句话评价雨果、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卡夫卡中的任意一位。要求:①内容符合该作家的文学流派或文学成就;②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S分)
示例:杜甫以饥寒之身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无厌世之思,于颠沛之途吟传世之作,集古典诗歌之大成,树后世作家之典范。
7.
根据下面的情景,揣摩人物的对话,补写出相应的内容,要求符合人物的身份,做到前后连贯、语言得体。(3分)
小晗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小嵩超过了。
妈妈对小晗说:“小嵩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① ?”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髙兴;自己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②_  _。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③  _!”
小晗看着父母,自语道:“我该听谁的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